成立半世紀的老字號童裝品牌麗嬰房連年虧損。(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成立半世紀的老字號童裝品牌麗嬰房(2911),連年虧損,截至今年3月31日之待彌補虧損約為6.7億元,昨(21)日公告公司2024年底結束自有工廠生產,全面改採委外生產模式,將持續發展電商,結束生產工廠將改為第3方物流基地。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麗嬰房指出,為提升生產效率與改善成本結構,調整生產製造策略,自2023年開始評估與規劃全面委外生產,2024年起開始逐步執行全面委外生產計畫,經過1年的調整,2024年底結束自有工廠生產,生產製造由部分委外生產,改為全面委外生產。
麗嬰房指出,原自有工廠產能利用率約為50%,2023年產量為42萬7000件,2024年開始逐步減產,至2024年12月產量減至0件,2024年全年產量為25萬7000件。
麗嬰房表示,經此營運調整,帶來效益,第1,改善公司成本結構,提升自有產品毛利率,可將資源放在設計與銷售,更聚焦在品牌發展與管理。
第2,除可有效降低自行備貨生產的庫存準備,降低庫存天數,優化營運資金運用外,並有效提升營運效率,透過嚴格把關供應鏈的資質,維持生產品質。
第3,增加產品多樣性,提升產品設計與生產彈性,加速產品上市的時效性。
第4,結束的生產工廠,配合公司發展策略,改為第3方物流基地,帶來物流事業收入。
麗嬰房表示,未來公司的經營策略將採輕資產的營運模式,將更有效的聚焦在品牌發展與管理,並持續發展電商,拓展銷售管道。此外,也將積極發展與其他品牌的合作、第三方物流與新零售媒體事業。
麗嬰房8日公布首季財報,Q1合併營收為6.3億元,創下近2季新低,季減21.85%、年減13.56%,稅後虧損1.09億元,每股虧損1.04元,每股淨值3.23元。
麗嬰房同時發布重訊表示,集團因連年虧損之影響,截至今年3月31日之待彌補虧損約為6.7億元,已達實收資本額之半數,顯示麗嬰房集團繼續經營之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由於每股淨值低於5元,證交所今年3月中公告,3月18日起,麗嬰房上市有價證券打入全額交割。今(22)日台北時間10點32左右,麗嬰房股價下跌0.04元、跌0.84%,暫報4.75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