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研究員布朗(Noam Brown)曾是多家知名公司爭取對象。(路透)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人工智慧(AI)模型百家爭鳴,矽谷科技公司在此領域的主導權之戰,也在一個新戰場展開:頂尖的AI研究人員,多家公司都不惜砸下重金,也要打贏這場人才爭奪戰。
AI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路透》21日報導,十多名參與矽谷公司徵求AI研究人員的人士指出,科技產業從來不缺競相爭奪優秀人才,但是,自從OpenAI公司2022年底推出人工智慧模型ChatGPT以來,這場頂尖AI人才爭奪戰已經升級到「職業運動員」等級。
曾任OpenAI研究員的新創公司RunSybil執行長赫伯特—沃斯(Ariel Herbert-Voss)指出,「AI實驗室將徵求人才視為一場棋賽,要盡快行動,所以願意付出高額薪酬,吸引具備專業技術且可互補的人選,他們會想,我有足夠的兵將可用嗎?」
這種具備頂尖能力、可主導一個開發專案的所謂「個人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IC)」,正是包括OpenAI和Google等,這些亟欲在AI模型領先或保持領先地位的公司,積極爭取的對象。
許多公司提出高達數百萬美元的獎金和薪酬方案,吸引明星級頂尖研究人員。消息人士透露,少數幾名OpenAI頂尖研究人員,有意加入該公司前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自立門戶成立的新公司SSI,被老東家以200萬美元的留任獎金,外加股權提高到至少2000萬美元留人。其他被別的AI公司挖角的OpenAI研究人員,也收到公司提供至少100萬美元獎金,希望他們留下。該公司頂尖研究人員已經每年固定領取超過1000萬美元的報酬。
Google的DeepMind則提供頂尖AI人才每年2000萬美元報酬,以及非週期性發放股權獎勵,也縮短部分認股選擇權生效期。相較之下,根據追蹤科技產業薪酬的公司Comprehensive.io數據,其他領域大型科技公司頂尖工程師,平均年薪為28.1萬美元,股權為26.1萬美元。
根據不同來源的估計,AI領域菁英人才在幾十人到大約1000人不等。這種極少數的「IC」,為奠定今日AI熱潮的大型語言模型的開發,貢獻卓著,因此,他們可能決定AI模型的成敗。
阿特曼曾發文指出,「10倍(10x)的工程師很酷,但是那些10000倍(10000x)的工程師/研究人員才真的厲害」,暗示一個長久以來的科技界格言:最好的軟體工程師,比一般水準工程師優秀10倍(10x),但是現在在AI產業,最好的研究人員,比一般水準的優秀10000倍(10000x)。
馬斯克的xAI公司未回應,OpenAI和SSI公司拒絕評論這篇報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