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川普的關稅戰,美國許多保稅倉庫目前已滿載運轉。(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按下90天的暫停鍵,中美航線貨櫃訂單飆升近300%。《路透》報導,從中國進口商品至美國的美企,現正加緊將倉庫轉型,主要原因是保稅倉可暫免川普總統關稅,直到這些商品可以準備銷售為止。
物流顧問Cindy Allen表示,川普在今年4月一度將中國商品關稅調高至145%,隨後又下調製30%,美國進口商為紓解資金壓力,湧入保稅倉的現象,是前所未見的現象。他直言,川普時而上調、時而下調的多變關稅政策,讓保稅倉庫的彈性,更加具有吸引力。
據報導,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被課徵30%的關稅,但這些商品先存放至保稅倉,直到出貨時才需繳稅,這在川普貿易政策極度不穩的時期,美企可更有效地管理資金。
專家指出,目前美國有超過1700座保稅倉庫(bonded warehouse),這些倉庫可讓進口商品在未立即繳納關稅的情況下儲存,以目前中國進口貨品來說,關稅高達30%。
據業內人士指出,美企爭相向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申請擴增保稅空間,導致美國許多保稅倉庫已爆滿,推升租金飆升。但許多美企仍持續申請保稅資格,積極的將進口的服飾、汽車零件等商品置入保稅倉,導致市場出現「前所未見」的保稅倉庫搶租潮。
根據WarehouseQuote數據顯示,2024年初,美國保稅倉的租金約為一般倉儲費用的2倍,但到了2025年初已飆漲至4倍。
位於猶他州的物流履行公司LVK Logistics執行長Maggie Barnett 向《路透》表示,為因應川普關稅,公司正著手將其一座倉庫轉為保稅設施,預估整個過程需要3-4個月。
S&P Global市場情報顧問公司供應鏈研究主管Chris Rogers表示,理論上美企可以在任何地方設立保稅倉庫,但這需要資金和時間。如果你是大型企業,且預期關稅會長期維持在高點,那就值得將現有空間轉為保稅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