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中關稅休兵難解根本矛盾 紐時: 北京仍堅持區域主權主張

2025/05/14 19:19

美中兩國在全球舞台上的競爭持續不斷,即使貿易戰短暫休兵,雙方在經濟、軍事及科技領域的角力仍是全球焦點。(彭博資料照)美中兩國在全球舞台上的競爭持續不斷,即使貿易戰短暫休兵,雙方在經濟、軍事及科技領域的角力仍是全球焦點。(彭博資料照)

吳孟峰/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與中國雖暫時緩解貿易戰,雙方同意降低對彼此商品的高額關稅,但北京正為與華盛頓的全面競爭加緊準備。專家指出,關稅休兵無法消弭美軍亞太軍事部署與科技限制的深層矛盾,中國在台海、南海等主權爭議上的強硬立場料將不變。

報導指,這波關稅緩和可能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或峰會開路。然而,川普先前的高關稅政策已讓北京對其「生意人本色」失去信心。布魯金斯學會學者、前中央情報局(CIA)中國分析師席恩(Jonathan Czin)表示,北京視此為美國的「戰術性退讓」,對中共的敵意未減,已為第二輪貿易戰預作準備。他認為,這印證北京對美國意圖保持高度警惕的正確性。

川普對全球加徵關稅,反倒給習近平機會,將中國塑造成可靠的國際夥伴。近期,習近平頻訪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並會晤拉美領袖,積極拉攏亞非拉國家。

就在關稅休兵當日,中國發布國家安全白皮書,指「外部勢力」威脅邊疆與周邊安全,暗批美國及其盟友在亞太地區拉攏夥伴,打造排他性「小圈子」。雪梨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東亞高級研究員麥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分析,北京會利用華府貿易政策動盪,宣傳自身穩定,但對海洋鄰國的主權爭議「寸步不讓」。

中國近期動作頻頻,中國海警直升機飛入日本控制的釣魚台列嶼(日稱尖閣諸島)附近空域,升高緊張;海警船則登上南海爭議島礁仙賓礁,該地亦為菲律賓聲索,行動恰逢美菲聯合軍演前夕。對台灣,北京態度尤為強硬,四月初,解放軍在台灣周邊模擬封鎖軍演。

前拜登政府中國政策官員格維茨(Julian Gewirtz)指出,中國領導層認為軟硬兼施並無矛盾。此刻正是與鄰國,特別是親美國家重塑關係的良機,中方相信這些國家反制力已弱,可同時提供經濟誘因與推進領土主張,兩者「相得益彰」。

儘管美國與歐洲盟友關係生變,川普政策尚未撼動亞太傳統聯盟。新任國務卿魯比歐上任首日即會晤印度、日本、澳洲外長;川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聯合聲明,強調對中國威脅台灣的共同關切。

前拜登政府國防部官員、現「馬拉松倡議」(Marathon Initiative)負責人瑞特納(Ely Ratner)表示,美國與日本、菲律賓、台灣、澳洲的關係具連續性,各方試圖將國防合作與貿易爭端分隔。然而,北京挑戰在於「美國多數盟友視中國為首要國安威脅」。

中國上海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認為,關稅退讓難消中美深層不信任。即使貿易爭端降溫,關係或許短期改善一兩年,但因「分歧過多」,長期恐再惡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