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英貿易協議藏「排中」條款?中國怒了:不應損害第三方利益

2025/05/14 13:37

美國與英國上週達成了貿易協議,是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啟動以來,首份達成的貿易協議。圖為美國總統川普(右)和英國首相施凱爾(左)。(美聯社)美國與英國上週達成了貿易協議,是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啟動以來,首份達成的貿易協議。圖為美國總統川普(右)和英國首相施凱爾(左)。(美聯社)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與英國上週達成了貿易協議,這是川普政府自上月宣布全面對等關稅以來,所達成的首份正式貿易協定,但其中對英國鋼鐵和製藥業設下嚴格的安全要求,這令中國感到不滿,批評該協議可能被用來將中國產品排除在英國供應鏈之外,中國外交部對此指出,國與國之間的協議不應針對第三方國家,是基本原則,強調「國家間的合作不應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上週簽署的美英貿易協議內容,包含美國減少對英國汽車、鋼鐵的出口懲罰性關稅,不過仍維持對英國商品設定的10%基準關稅。

不過協議中針對鋼鐵和汽車的特定關稅減免,有著附帶條件,要求英國必須「迅速配合美方在供應鏈安全及相關生產設施所有權的要求」。

英國官員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已明確指出,該項條件針對的就是中國。協議規定,英國產品能否獲得關稅減免,將視所謂的「第232條款調查」結果而定,該調查用以判定特定進口商品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

根據熟悉貿易事務的政府顧問表示,英國接受美國的安全條款,在北京引發驚訝與關切,特別是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政府正試圖改善與中國關係的情況下。另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政府顧問表示:「中國勢必要做出回應,英國不該如此匆忙簽署這項協議。」

中國外交部則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國家之間的合作不應該以侵害或損害第三方利益為代價。」

這些評論使英國陷入美中兩大經濟強權之間的棘手局面,並可能使英國政府重新調整對中國關係的努力,面臨更大挑戰。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AMR)高級研究員張燕生指出,美國明顯會在未來的貿易談判中,強迫其他政府接受類似條款,以孤立中國。張燕生認為,英國這麼做對中國來說是不公平的,「這種毒丸條款其實比關稅本身更糟糕」。

張燕生建議,中國應該直接在與英國的談判中提出這項問題,但不應該馬上採取報復行動。他補充說:「根本問題出在美國,其他國家只是次要角色。這應該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進行處理。」

美國和中國週一(12日)在瑞士談判後,雙方同意暫時休戰90天,美國把對中國多數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45%調降至30%;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則由125%調降至10%。

英國政府表示,英國與美國簽署貿易協定,是為了「保障英國關鍵產業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保護英國企業,並為未來擴大貿易打下基礎」。

英國並補充指出:「與中國的貿易與投資仍然對英國具有重要意義」,英國將繼續務實地參與符合英國與全球利益的領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