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以AI定位系統進行地下長途管線測漏偵測。(中油提供)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中油推動數位轉型,近年陸續將人工智慧(AI)與創新科技結合,廣泛應用於產、銷、儲及安環等各領域,透過AI技術導入,有效提升營運效能,也打造出智慧示範工場;中油統計近4年推廣至逾250件應用,估計完成有數十億元降本、增加收益等成效。
中油110年11月成立 5G AIoT 推動專案辦公室,將AI 技術應用在製程改善、設備故障預知、智慧工安、環境保護及營運管理等面向,其中煉化三廠(大林廠、桃園廠及林園廠)分別擇定一個工場推動AI製程優化,達成節能減碳並提高產能效益;另,利用AI圖像辨識馬達電流故障頻譜,提早預知設備異常以進行保養,可減少發生非計畫性停爐等損失。
中油也與學術單位跨界合作,開發管線測漏與定位AI系統,應用於地下長途管線洩漏偵測,114年初已完成民雄到新營管線區間的測漏與定位功能驗證,偵測時間從原耗費數小時大幅降至2分鐘內,可即時掌控風險並降低損失。
另,提升大型光電案場巡檢作業效率,台灣中油自112年起投入「無人機輔助太陽光電巡檢技術」開發,透過無人機取得的「可見光及熱影像」資訊以「AI影像辨識方式」找出太陽能板的缺陷,隔年取得我國「太陽能板缺陷影像識別系統」新型專利,再推動技術整合,將於明年應用於台灣中油23座大型屋頂型、地面型及水面型案場巡檢工作。
在AI人才培育方面,114年至118年推動為期5年的AI人才培育計畫, 113年至114年4月底辦理AI相關實體、線上學習及直播培訓課程,逾5000人次參與;同時鼓勵訓後實作,將AI應用與業務充分結合,其中由人力資源處訓練所自行開發「客服聊天機器人」可提供參訓學員24小時即時服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