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計劃對美國部份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路透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印度已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WTO),計劃對美國部份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以回應華府持續對鋼鐵、鋁徵收的進口關稅,將於週一(12日)起30天後生效。
綜合外媒報導,今年4月初,在美國決定徵收新關稅後,印度要求依據WTO《防衛協定》與美國進行協商。根據WTO通報,美國的這些措施將影響價值76億美元(約新台幣2314.2億元)的印度出口商品,預計關稅將達19.1億美元(約新台幣581.5億元)。
印度在5月9日向WTO提交的一份通報中表示,新德里打算暫停與美國對印度鋼鐵、鋁徵收關稅所帶來貿易影響相當的減讓和其他義務。印度提議的報復性關稅,將對部份美國商品徵收等額的關稅,以確保根據WTO規範做出平衡的回應。
印度指出,美國於2月10日延長、並於3月12日生效的關稅保證措施,儘管美方聲稱以國家安全為由,但印度認為,美國採取的措施不符合1994年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和《防衛協定》,並強調美國缺乏WTO所要求的事先諮詢。
這一貿易爭端始於2018年3月,當時執政的川普政府以國安擔憂為由,對部份鋼鐵產品徵25%的關稅,對鋁產品徵10%關稅。這些關稅於2018年3月23日起生效,並於2020年1月延長,今年2月10日進一步修訂,維持對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且無截止日期。
印度在4月針對這些關稅提出質疑,要求依據WTO《防衛協定》進行諮詢。美方則回應稱,這些關稅不是防衛措施,而是國家安全行動,不受WTO監督。
2019年6月,印度對最初的關稅進行報復,對包括杏仁、核桃、蘋果在內的28種美國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影響了價值14億美元(約新台幣426.3億元)的美國出口。印度也向WTO提出正式申訴,指控美國違反全球貿易規範,隨著印度再度向WTO提案,顯示出緊張局勢的升級,印度計劃透過對更廣泛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以抵銷19.1億美元(約新台幣581.5億元)的貿易影響。
印度目前正積極與美國進行雙邊會談,試圖解決關稅壁壘、市場准入和其他貿易問題。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可能使印度與美國的關係緊張,近年來兩國的經濟聯繫明顯增強。2024年雙邊貨物、服務貿易達到1910億美元(約新台幣5.8兆元),其中印度向美國出口830億美元(約新台幣2.5兆元)的商品,包括鋼鐵和鋁。
印度政府的行動也受到該國鋼鐵、鋁生產商的歡迎,這些製造商因為美國關稅面臨龐大的損失。產業人士呼籲政府加速採取報復措施,同時繼續進行雙邊談判,以確保豁免或降低關稅。
新德里已表明,除非與美國的協商達成解決方案,否則將準備在6月8日之後實施報復性關稅。印度代表團正在訪問美國,這為雙邊解決關稅爭端提供了重要機會,有可能避免爭端進一步升級。WTO委員會則將在未來幾週內審查印度的通知,這可能影響爭端的走向。同時,印度保留了修改報復措施的權利,表明採取動態策略,可能針對美國農產品、藥品或科技產品等高價值出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