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巨擘碧桂園面臨嚴重財務危機。(路透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房地產巨擘碧桂園面臨嚴重財務危機,截至2024年年底,總負債高達2535億元人民幣(下同,新台幣1.06兆元),且虧損持續擴大。該公司董事長楊惠妍日前在召開每月管理會議時,更喊出「砸鍋賣鐵保交房」口號,凸顯該公司似乎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澎湃新聞》報導,碧桂園5月9日召開每月管理會議,強調保交房是公司當前的首要任務,該公司董事會主席楊惠妍更在會中表示,將「砸鍋賣鐵保交房」,儘快讓公司恢復正常經營。
報導指出,碧桂園控股股東將所持有的碧桂園服務全部股份作為抵押物,借款10億元(新台幣41.9億元)投入國內的保交房工作中。而在資產處置方面,碧桂園4月25日以13.05億元(新台幣54.7億元)的價格,出售藍箭航天11.063%的股份,完成交易後碧桂園不再持有藍箭航天權益,該交易預計稅前收益約3.7億元(新台幣15.5億元),將用於保交樓和一般營運。
債務重組是碧桂園恢復經營必須解決的問題,截至2024年年底,碧桂園總借貸約2535億元,其中境外債務占比將近一半,約42%。
2023年10月碧桂園宣布聘請財務顧問進行債務重組,但進展緩慢,直到今年1月才公布境外債務重組的關鍵條款,涉及債務164億美元(新台幣4970億元),碧桂園預計最多能打消116億美元(新台幣3516億元)。
在境內債務方面,碧桂園將效仿其他房地產公司進行減債。中媒4月報導,碧桂園對旗下9支債券的兌付方案進行調整,涉及本金金額約135.17億元(新台幣566億元),以爭取更多的時間與債權人進行談判。
碧桂園坦承,該公司目前在經營和融資面臨雙重壓力,現金流十分緊張,暫無法籌集足夠資金用於兌付債券。在銷售收入大幅減少、虧損持續擴大的情況下,外界關注碧桂園能否籌措到實現保交房目標的資金。
碧桂園今年1月至3月實現權益合約銷售金額77.7億元(新台幣325億元),年減42.49%;此外,該公司2024年虧損328億元(新台幣1374億元)。
如今碧桂園喊出「砸鍋賣鐵保交房」口號,凸顯該公司似乎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該公司的遭遇也反映出中國房地產行業當前的普遍困境。
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1-3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今年1月至3月,中國百大房企銷售總額年減9.8%,僅在3月,百大房企銷售額就年減10.6%。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