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執行長札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歐新社)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Meta執行長札克伯格(Mark Zuckerberg)4月接受Podcast節目《Dwarkesh Podcast》專訪時表示,生成式人工智慧(AI)未來可望填補人們在情感關係中的空缺,成為「數位朋友」,來滿足對朋友的需求。然而心理專家警告,AI無法取代真實人際關係,過度依賴AI可能會引發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
《CNBC》報導,札克伯格在受訪時聲稱,每位美國人平均僅有3位可稱為真正朋友的人,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希望的數量則是高達15位,他認為「AI能夠填補這樣的社交缺口」,並表示隨著時間推進,社會將會找到合適的詞彙,來說明為何這樣是有價值的。
堪薩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吉拉特(Omri Gillath)對札克伯格的言論,抱持反對意見,他指出,朋友數量並沒有「正確的標準」,而對多數人來說,擁有3到4位親密朋友就很足夠了。他並直言,目前沒有任何研究顯示,AI可以真正取代親密的人際關係。
吉拉特指出,AI雖然隨時在線、回應得體,但終究無法提供深度、長期關係所帶來的真正好處。他表示,AI不能介紹你認識朋友,不能陪你運動,也不會讓你遇到理想伴侶。相比之下,一個真實的擁抱,其意義比AI所能夠給予的任何東西都來得重大。
有些人可能會感覺自己與AI建立了真實的情感連結,現實中就出現1名女性愛上ChatGPT的案例。但吉拉特表示,因為AI無法產生情感並回應,這些關係終究是「虛假」且「空洞」的,至今的研究都明確顯示,這些親密、有深度、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是無法被AI替代的。
AI甚至可能讓人感覺更不好,研究顯示,使用AI的小孩,他們的焦慮感和憂鬱感都比較高,而且他們的社交技能也無法完善發展。談到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建立,吉拉特建議:「你可以用AI來練習,但不要用它來當作替代品」,同時也要確保在使用AI時,不會佔用與真人互動交往的時間。
吉拉特最後提醒,即便這些科技公司大力宣傳AI的好處,「它們都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賺錢。」
Meta近期推出類似ChatGPT的AI應用程式,力圖搶佔生成式AI市場版圖,之後札克伯格就接受了上述採訪,此番談話因此被視為札克伯格在為旗下AI產品鋪路。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