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有將近400萬人從事成衣出口產業。(資料照,路透)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對孟加拉商品祭出37%的關稅,這個以成衣出口為命脈的國家瞬間陷入不安。儘管關稅政策暫緩執行,陰影仍籠罩全孟加拉,特別是在該國政權更迭與經濟動盪之際,逾400萬名製衣工人與許多家庭,正面臨生計中斷的風險。
《紐約時報》報導,對孟加拉來說,這注定是艱難的一年。孟加拉去年經歷政治巨變,統治15年的總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在經濟危機與抗議浪潮中下台,新政府正努力穩定局勢。
然而,1個月前,當孟加拉新政府仍在努力穩定經濟時,美國將對該國商品徵收37%的新關稅,此消息令當地人震驚,因為孟加拉依靠出口收入來購買燃料、食品和其他必需品。
關稅引發強烈反彈,儘管川普最終宣布暫緩執行,但該政策將於7月面臨是否恢復的關鍵時刻,這讓孟加拉成衣廠工人感到擔憂。
這項關稅措施對孟加拉打擊甚鉅。該國擁有1.7億人口,將近400萬人從事成衣出口產業,間接受惠者更多。25歲女工阿赫塔爾(Murshida Akhtar)和丈夫、孩子仰賴縫紉工作維生,儘管剛轉職至位於薩瓦(Savar)的工廠,待遇與環境略有改善,她坦言擔憂關稅導致訂單減少,影響生計。
成衣出口是孟加拉經濟命脈,出口總額的85%來自成衣製造。自1980年代以來,孟加拉依靠服裝業穩步發展。孟加拉的工人,特別是婦女,使這個國家成為世界的裁縫師。在此過程中,孟加拉的平均生活水準甚至比鄰國印度的平均生活水準還要高。
成衣產業來自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和斯里蘭卡的競爭也同樣激烈,對於這樣的低利潤產業來說,即使是10%的關稅也難以接受。孟加拉央行與世界銀行均下修未來2年的經濟成長預期。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現任孟加拉首席顧問尤努斯(Muhammad Yunus)曾致信川普,請求90天寬限期,並承諾擴大進口美國棉花以縮小貿易順差,達卡大學經濟學家提圖米爾(Rashed Al Mahmud Titumir)則直言,這是一場「醜陋的權力展示」,孟加拉正處於轉型與重建關鍵時刻,美國此舉無異於雪上加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