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資金大舉回流亞洲 華爾街大行看衰美元

2025/05/07 10:22

分析師稱,亞洲對美元的需求正在減弱。(路透資料照)分析師稱,亞洲對美元的需求正在減弱。(路透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期亞洲貨幣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尤其是新台幣在短短兩日內大幅升值,創下3年來新高,引發市場對潛在「亞洲貨幣風暴」的擔憂。這一現象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形成鮮明對比,當時亞洲貨幣普遍貶值。

《路透》指出,這一趨勢對美元構成警示,說明資金正大規模流入亞洲,美元的一個關鍵支撐正在動搖,近期亞洲所掀起的美元拋售潮,這對美元來說是「不祥之兆」。

據報導,新台幣在上週五和本週一出現創紀錄的上漲幅度,已經向外擴散至亞洲其他主要貨幣,包括新加坡、南韓、馬來西亞、中國和香港等區域貨幣同步上漲。從各方跡象來看,市場對美元的看法正在轉變。

Gavekal Research創始合夥人路易·文森特·加夫表示,這讓他想起了一個「反向亞洲危機的情景,因為貨幣變動的速度太快。

據報導,亞洲擁有全球最大的美元儲備,集中在中國、台灣、南韓和新加坡,金額總計高達數兆美元。僅中國的銀行外匯存款(主要是美元、且大多由出口商持有)截至3月底已達9598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元),接近3年來的最高水準。

隨著新台幣2天暴漲,週二市場出現了暫時的穩定。港幣已多日逼近聯繫匯率的強方(貨幣兌美元匯率接近制度設定的最高值,即本幣最堅挺的那一側),新加坡幣飆升至十多年來的高點附近。

據報導,在1997年和1998年,因資本外逃導致泰國、印尼和南韓等地的貨幣暴跌,之後這些國家下定決心累積美元儲備。亞洲危機以來,亞洲的儲蓄不僅龐大,而且一直傾向於流入美國國債。而現在,這種交易突然不再像以前那樣是穩賺不賠了。

然,分析家指出,真正引發這場動盪的,是川普施加的高額關稅,動搖了投資人對美元的信心,顛覆了原本流入美國資產的貿易美元流向。首先,尤其是中國的出口商,因關稅衝擊,預計未來業務上收到的美元將更少;其次,是人們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也使美國資產的回報蒙上陰影。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川普的政策削弱了市場對美元資產表現的信心。現在市場上紛紛猜測是否有所謂的「海湖莊園協議」,即一個旨在「削弱美元」的協議。

新加坡的全球套利基金Aravali Asset Management表示,過去在香港市場頗受歡迎的一項交易,「在港幣遠期市場買入廉價美元」,所依賴的是港幣匯率須保持不變,但現在開始出現變化。據報導,現今宏觀基金和槓桿投資者,在港幣遠期市場裡投入的數千億美元已開始撤出。

高盛在週二的報告中指出,最近投資客從做空人民幣轉為做多;換句話說,就是說開始做空美元,預計美元將進一步走弱。

法國巴黎銀行駐新加坡的亞太利率和外匯策略師Parisha Saimbi表示,資金回流的討論正在變成現實,因為投資者和出口商要麼正在平倉、要麼正在爭相進行對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