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台幣近期的強力升值,對美元的匯率也成為市場的「金絲雀指標」。(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保險公司、退休基金和其他投資者撤出美元資產或爭奪風險敞口,近日新台幣創下前所未有的漲幅,目前處於3年來的最高點。瑞銀估計,若恢復過去幾年的平均對沖水準(2017–2021),可能需拋售高達700億美元(約新台幣2.11兆元)的美元資產,恐會進一步推高新台幣匯率。
據報導,Spectra Markets總裁布倫特·唐納利形容:「美元兌台幣就像煤礦裡的金絲雀」,暗示它是預示美元需求變化的重要前導信號。
《路透》報導,多年以來,台灣等低收益市場的投資者依賴著穩定且較高的美元收益率,以及本幣貶值帶來的額外回報,但現在正在重新評估投資組合。
專家指出,台灣壽險業為尋求高報酬,投入大量資金於海外美元資產(主要是美債和公司債)。但隨著美元走弱、去美元化的趨勢出現,這些壽險手上的海外美元資產也出現了問題,主要是大多未進行匯率避險,原因是避險成本過高。
專家指出,近期對沖比率偏低(即未用遠期合約等方式鎖定匯率),造成大量未對沖的美元曝險。SEB Research分析師 Namik Immelback估計,這些台灣壽險公司約持有7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1.14兆元)海外資產中,只有70%、即49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8兆元)進行了對沖。
澳新銀行亞洲研究主管Khoon Goh估計,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持有的海外資產,多數為美國固定收益資產,不確定這些壽險公司可能出售或帶回多少海外資產。
瑞銀分析師表示,台灣的淨國際投資頭寸(衡量其對外金融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差額)「異常龐大」,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 165%,而其他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平均水平為0%。
匯豐銀行分析師表示,截至去年12月,以台灣人壽保險公司為樣本,平均貨幣避險比率略低於60%。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