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關注台幣未來走勢!WSJ解析「背後關鍵」示警美國

2025/05/06 12:30

關注台幣未來走勢!WSJ解析「背後關鍵」示警美國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強勢升值。(彭博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新台幣繼2日狂升值9.5角、創下23年來最大單日升幅之後,昨(5)日再狂飆,匯率異常升勢引發市場關注。《華爾街日報》1篇專欄文章提醒,美國投資人應注意新台幣未來動向。

德莫斯(Telis Demos)和巴克(Aaron Back)共同撰寫題為「為什麼美國投資者應該關注台幣」,文章提及新台幣近期強勢升值,兌美元匯率單日飆升,漲幅接近10%。這對多數從未考慮過交易台幣的美國投資人來說,為何值得關注?

文章直指,台幣走強可能預示1個更大的趨勢:在川普政府全球貿易戰政策下,美元可能長期走弱預兆,同時,個人和公司,可能會直接感受到美國市場外國投資減少的後果。

台灣因半導體與科技產品出口,及相對便宜的貨幣,對美國長期維持貿易順差,讓台灣累積大量美元資產,並投入美國市場。

事實上,台灣壽險公司長年透過購買美國債券,間接為美國企業提供資金。外交關係協會(CFR)專家塞策(Brad Setser)估算,台灣壽險業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外國債券,多為美國債務。當美元對台幣匯率走弱,這些資產對台灣投資人來說就變得不值錢。

文章表示,雖然新台幣這波升值看似劇烈,實際只是回到2022年的水準。但若如台灣壽險公司這樣的投資者,預期美元將持續疲弱,或對美國市場失去信心,他們可能開始重新配置資金,對美國借款人來說意味著資金成本上升。

例如蘋果(Apple)與輝瑞(Pfizer)等美企,就曾透過發行美元債券,吸引台灣投資。風險不止來自台灣:歐洲銀行為美國市中心地產提供資金,日本銀行則參與高風險貸款。

外資湧入也讓美國借貸成本更低,若資金減少,企業與個人借款的利息將提高。塞策與哥倫比亞法學院講師楊格(Joshua Younger)指出,與台灣資金動向相關的波動性交易,甚至可能已經對美國房貸利率產生可觀影響。

週一(5日)台灣央行總裁於記者會中表示,美方並未要求台灣升值貨幣。

不論這波台幣強勢是否直接與貿易談判相關,都提醒著:美國的貿易政策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文章最後表示,不管是川普政府刻意讓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還是市場因信心流失而拋售美元,最終代價將由美國的借款人承擔。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