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警告,全球航運數據全面下滑,暗示物價上漲、經濟成長放緩的雙重風險。(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全球航運數據正在經歷驚人的下降,摩根士丹利表示,歷史上,關稅政策通常在幾個月後推高物價,並在幾個季度後降低經濟成長,而航運數據的下滑證實了這種干擾正在發生,其影響尚未完全顯現,隨著未來物價上漲,聯準會降息將比預期更遲,且因供應鏈最佳化需數十年,因此,未來1、2年內,全球經濟成長將顯著放緩。
外媒報導,摩根士丹利分析師Seth B Carpenter團隊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全球航運數據,特別是美國的航運數據,正在經歷「驚人的下降」。這種下降並非偶然,而是對貿易、供應鏈以及未來經濟狀況的重要預警訊號。
報告顯示,美國空白航班數量顯著增加,等待靠岸的船隻隊列已經縮短,而美國第1季GDP出現多年來首次收縮,但根本原因並非內需崩塌,而是進口激增導致的統計學效應,這意味著4月2日關稅政策引發的「搶進口」潮正在迅速消退。
報告指出,雖然上週五發布佈的非農就業報告確認實體經濟暫時完好,但由於「搶進口」效應,短期內數據將繼續呈現波動性,長期可能會導致經濟逐漸放緩和硬性數據的疲軟。
作為亞洲貿易的關鍵指標,韓國出口數據整體也呈現下降趨勢,4月前20天,韓國出口年減超過10%,但在月末最後10天顯著恢復,使全月降幅維持在個位數範圍內。
大摩幾個月前對供應鏈的深入分析顯示,某些產品可能會轉向越南、印度和其他臨近國家生產,但短期內這類產品範圍相當有限。簡單來說,重新調整生產要素需要時間並涉及相當大的成本。
報告表示,歷史上,關稅政策通常在幾個月後推高物價,並在幾個季度後降低經濟成長,而航運數據證實了這種干擾正在發生,其影響尚未完全顯現。這也驗證了大摩認為聯準會應保持耐心的觀點,與市場對6月降息的預期相違背。
此外,報告預測,在未來1、2年內,全球經濟成長將顯著放緩,由於供應鏈的最佳化需要數十年,因此不可能迅速逆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