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商正加大力度,透過第三國運輸貨物掩蓋真實產地,以避免美國總統川普徵收的關稅。(美聯社)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媒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出口商正加大力度,透過第三國運輸貨物掩蓋真實產地,以避免美國總統川普徵收的關稅。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充斥著提供「原產地洗滌」的廣告,而來自中國的商品的流入也引起鄰國警惕,它們擔心自己成為實際上銷往美國的貿易中轉站。
大量「洗產地」的廣告凸顯中國出口商的擔憂,他們擔心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145%的新關稅將使其失去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位於中國南方城市中山的出口商百泰燈飾的銷售員歐小姐(Sarah Ou) 說:「關稅太高了,但我們可以將商品賣給鄰國,然後鄰國將產品再賣給美國,這樣成本就會減少。」
美國貿易法要求,貨物必須在一個國家進行「實質轉變」,通常包括增加大量價值的加工或製造,才能符合關稅規定的原產地條件。但小紅書等社群媒體平台上的廣告卻表示,可以幫助出口商將貨物運往馬來西亞等國家,在那裡他們將獲得新的原產地證書,然後運往美國。
本週,一個名為「Ruby,第三國轉運」的帳號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一則廣告。「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經馬來西亞轉口『變』東南亞貨!」例如,美國對中國木地板餐具設限,馬來西亞「洗白」原產地,才能順利通關!
韓國海關部門上個月表示,今年第1季發現了價值2100萬美元的外國產品原產國資訊被偽造,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幾乎全部運往美國。
越南工業和貿易部上個月呼籲當地貿易協會、出口商和製造商加強對原料和進口貨物原產地的檢查,以防止簽發偽造證明。
泰國外貿部門上個月也宣布加強輸往美國產品的原產地檢查的措施,以防止逃稅。
逃避關稅的措施不斷增多,引發美國商業夥伴的擔憂。亞馬遜十大獨立賣家的一位高層表示,他們觀察到貨物原產地被更改的情況,面臨被美國海關當局沒收的風險。
一位為企業提供跨國貿易諮詢的顧問表示,原產地清洗是避免川普新稅的兩種主要方法之一。顧問表示,另一種做法是將高成本商品與較便宜的商品混合,以便出口商可以虛報較低的總貨運成本。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