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監管機構5月2日以違法向中國輸送歐盟用戶數據為由,對短影音應用程式TikTok開罰5.3億歐元(新台幣187億元)。(路透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路透》、《美聯社》報導,歐盟監管機構5月2日以違法向中國輸送歐盟用戶數據為由,對短影音應用程式TikTok開罰5.3億歐元(新台幣187億元)。
由於TikTok的歐洲總部位於都柏林,因此愛爾蘭訊息保護委員會(DPC)成為歐盟對TikTok的主要監管機構。DPC經過4年的調查發現,TikTok向中國輸送數據,使歐盟用戶面臨被監控風險,違反了歐盟嚴格的數據隱私規則。
DPC發布聲明表示,北京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向中國輸送歐盟用戶個資,違反了「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TikTok未能核實、保證和證明由中國員工遠端訪問的歐洲用戶個人數據,所受到的保護程度,與歐盟的保護程度基本相同。
聲明指出,TikTok也沒有處理北京當局可能利用中國「反間諜法」和其他法律訪問歐盟用戶個人數據的問題。中國的這些法律被認為與歐盟標準「存在實質差異」。
DPC指出,該機構發現TikTok在調查期間提供了不準確的訊息。在過去4年的調查中,TikTok一直聲稱,該公司並未把歐洲用戶的個人數據儲存在位於中國的伺服器上。但TikTok今年4月通知DPC,該公司在今年2月發現,實際上,「數量有限的」歐洲用戶個人數據已被儲存在中國的伺服器上。
DPC副專員道爾(Graham Doyle)表示:「雖然TikTok已告知DPC,那些儲存在中國伺服器上的數據現在已被刪除,但我們正在與歐盟各國數據保護機構協商,考慮可能需要採取哪些進一步的監管行動。」
DPC除了裁定對TikTok高達5.3億歐元的行政罰款,還下令TikTok需在6個月內使其數據處理符合歐盟規定,因該公司在用戶個人數據的發送地點問題上對用戶不夠透明。DPC的裁決還包括一項命令:若TikTok未能在6個月內完成合規處理,就必須暫停其向中國的數據輸送。
對此,TikTok表示,強烈反對DPC的調查結果,並說該公司已利用歐盟自身的法律框架,特別是標準合約條款,對遠程訪問進行了嚴格控制和限制,並打算對DPC這項裁決提出上訴。
TikTok近年來在全球青少年中迅速走紅,在歐洲擁有1.75億用戶,但該公司辯稱,從未收到北京當局索取歐盟用戶個資的請求,也從未向北京當局提供資料。
這是TikTok第二次受到DPC的懲罰,2023年該公司因違反歐盟有關處理兒童個人資料的隱私權法,而被罰款3.45億歐元(新台幣121億元)。
愛爾蘭DPC對隱私的監管實力強大,加上許多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地區總部位於愛爾蘭,因此DPC成為歐盟的主要監管機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