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延續「Taiwan to Global」營運策略,持續深化對台灣市場的布局,將參與五月舉辦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蔡司提供)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德國光學儀器設備領導廠商蔡司台灣總經理章平達今宣布,蔡司延續「Taiwan to Global」營運策略,持續深化對台灣市場的布局,將參與五月舉辦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展示AI伺服器解決方案ZEISS METROTOM CT斷層掃瞄系統,透過非破壞性掃描無損檢測,協助供應鏈提升AI伺服器檢測效率與品質,加速AI產業發展,屆時也將公布在台灣AI相關方案新投資案。
蔡司今天舉行媒體交流會,對於近期美國總統祭出關稅措施,章平達表示,蔡司是跨國性企業,肯定會受到影響,不過,蔡司成立達180年,遇過很多挑戰,也在全球布局,應可應對,對長期發展仍樂觀看待。
蔡司台灣顯微鏡解決方案總監蔡慧說,關稅政策還待觀察,短期會出現庫存調整的影響,但預期供應鏈應可維持穩定。
蔡司台灣工業量測解決方案營運總監嚴子登認為,關稅對設備業會帶來機會,客戶會分散生產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在不同地方增設產能,有移機與新增設備的需求,對蔡司有商機,公司也會謹慎因應。
章平達指出,台灣是蔡司全球第五個擁有眼鏡、醫療、顯微鏡、工業量測及半導體製造設備完整事業群的市場,目前台灣員工人數約4百人,去年宣布擴大投資台灣,從2024年起預計10年內在台灣投資新台幣1百億元,因應投資與就近服務客戶的需求,今年預計擴增員工數50人,增加幅度超過一成,不同領域的人才都可,但因需要與總部及相關市場溝通,需求以具備國際觀或願學習的人才為主。
蔡慧表示,去年蔡司進駐竹科成立創新中心,至今約8、9個月,這有助提升對客戶失效分析的服務,並讓德國總部能夠掌握客戶需求,合作開發客製化方案,滿足客戶非常規的需求。
蔡慧也提到,為了加速對客戶的服務,蔡司在桃園設立物流中心,零件只要4小時就可以送達客戶,比過去大為縮短時間。他並透露,蔡司台灣顯微鏡解決方案部門過去三年業績逐年倍增,預期未來可望維持高雙位數成長。
嚴子登表示,印刷電路板、液冷、連接器及機櫃設計是人工智慧(AI)的四大挑戰,蔡司繼去年在台灣成立創新中心後,將在台灣針對AI相關方案擴大投資,大幅增建研發實力,提升台灣製程驗證及新產品開發品質控管能力,讓台灣成為新產品導入中心,並將相關應用擴及到全世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