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大打關稅戰,雖然兩國近日釋放出一些有意降溫的訊息,但全球基金經理人仍不願重返中國股市,認為這場貿易戰將曠日持久,並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現在入市的風險過高。(路透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與中國正大打關稅戰,雖然兩國近日釋放出一些有意降溫的訊息,但全球基金經理人仍不願重返中國股市,認為這場貿易戰將曠日持久,並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現在入市的風險過高。
《彭博》報導, 富蘭克林坦伯頓(Franklin Templeton)基金集團、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和木星資產管理(Jupiter Asset Management)等投資機構的基金經理人和策略師表示,美中貿易戰料將曠日持久,並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因此他們持謹慎態度。
這些基金經理人和策略師的謹慎態度也顯示,美中關係任何暫時的緩和,都不足以吸引全球資金大規模回流中國股市。
獨立投資研究機構Sanford C Bernstein指出,儘管美國資產的流出輪動使日本和歐洲等其他市場受益,但中國股市卻錯失資金流入。
東京海上資產管理國際公司(Tokio Marine Asse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投資長秋澤宏典(Hironori Akizawa)表示,沒有跡象表明資金會持續流入中國股市,並說股市將出現一場「拉鋸戰」,因為預期貿易協議達成的買盤將遭遇拋售,投資人將評估貿易協議對經濟的影響。
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美國總統川普已對中國大部分進口商品徵收145%的關稅,北京方面則採取了報復措施,除了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25%關稅,並威脅要摧毀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大部分貿易。
但貿易戰的經濟成本已經給某些行業帶來壓力,北京當局正在考慮暫停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徵收125%的關稅。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團隊投資組合經理人廖亦平表示,川普首個任期內花了18個月才達成美中貿易協議,中國可能是最後一批與美國達成全面協議的國家之一,這讓她對中國股市整體走勢持謹慎態度。
對於中國持懷疑態度的基金經理人來說,中國的問題遠不止關稅。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持續存在,美中經濟持續脫鉤將擾亂產業供應鏈。例如,蘋果正尋求在明年年底前,在印度生產在美國銷售的大部分iPhone。
美國億萬富翁、避險基金「潘興廣場資本管理」(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艾克曼(Bill Ackman)在社群媒體X發文指出,中國須儘快與美國達成協議,因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重創中國經濟,北京當局無法打贏這場戰爭;如果中國出於驕傲或其他情緒執意拒絕談判,中國將承受更嚴重且長久的經濟後果。在這場談判中,時間是美國的朋友、中國的敵人。
木星亞洲收入策略共同經理人康拉德(Sam Konrad)表示,這不僅僅是關稅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真正的脫鉤,這給投資人和中國經濟帶來了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