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綠色轉型佈局!環境部推綠色成長聯盟、台灣關鍵及戰略資源國家隊

2025/04/24 19:55

環境部長彭啓明強調,台灣在全球關稅衝擊下,淨零目標不變。(擷取自總統府氣候委員會直播畫面)環境部長彭啓明強調,台灣在全球關稅衝擊下,淨零目標不變。(擷取自總統府氣候委員會直播畫面)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全球減碳腳步放緩,如何繼續推動國內產業綠色轉型成為難題,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台灣需強化氣候變遷與循環經濟政策工具的戰略運用,將針對重點高碳產業,導入碳捕捉、電氣化與替代燃料,並推動「綠色成長聯盟」;並整合台灣關鍵及戰略資源國家隊,將經濟、科技及國防高度相關的稀貴金屬等原物料留在台灣。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24)天召開第4次會議,由環境部長彭啓明報告「因應變局掌握綠色轉型契機,以及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報告「綠色及轉型金融台灣淨零的助力」。

彭啓明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暫停「通膨削減法案(IRA)」,以及近期的新關稅政策都對全球推動淨零、減碳造成顯著影響。美國關稅政策將導致全球太陽能板、電池、電動車等清潔技術產品進口成本上升,此外由於全球許多國家仰賴中國生產的低價綠能設備,美中對峙也可能影響全球能源轉型進度。

另外,美國關稅政策也增加市場不確定性,使企業與投資人延後或縮減對低碳技術的投資,讓全球綠能投資信心與減碳企圖受挫;油價受美國主導及經濟衰退預期而下跌,天然氣價格將相對便宜,化石能源產生競爭優勢,也可能降低國際社會轉型誘因。

彭啓明強調,台灣在全球關稅衝擊下,淨零目標不變,但產業若遇到衝擊,政策會審時度勢滾動調整,減碳也是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會全力協助企業朝向綠色低碳供應鏈發展。另也會透過全方位綠領人才培訓、百億元綠色成長基金,鼓勵年輕投入綠領,並提供受衝擊勞工綠領轉職機會。

彭啓明表示,為有效回應全球貿易壁壘,台灣需強化氣候變遷與循環經濟政策工具的戰略運用,全面協助我國產業提升綠色競爭力,做法包含持續推動國內碳定價機制;提升碳盤查、產品碳足跡、綠色採購等政策工具執行力,尤其是碳足跡對輸歐產品而言非常重要;針對重點高碳產業,如科技產業、鋼鐵、水泥、石化等,導入碳捕捉、電氣化與替代燃料,並與企業及各部會成立「綠色成長聯盟」,試行台版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並推動國際碳權合作計畫。

循環經濟方面,彭啓明表示,目前正在推動「資源循環推動法」,希望把台灣過去容易被忽略的稀貴金屬留在台灣,並塑造「綠色台灣品牌」,建構台灣在地循環體系;尤其是針對經濟高度重要且有供應風險的稀貴金屬,例如鎢廣泛應用於智慧手機,鋰、鈷、鎳則應用於電池製造、半導體製造業;另外像是銅、鋁及氫氟酸等對科技、國防產業發展具影響性的原物料,需要整合台灣關鍵及戰略資源國家隊。

彭啓明說明,以鋰電池為例,雖在國內處理成黑粉的比例占7成,但其中高達9成會出口到國外,留在國內使用比例不到10%;而銅也是在國內處理後高達99%出口。環境部將盤點國內產業所需關鍵及戰略物資,並透過法規及經濟誘因,協助建立穩定供應與高效回收的產業環境,促進這些資源留在國內循環使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