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發言人巫俊毅今天出席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發言人巫俊毅今天出席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談到旗下AI伺服器與電動車在北美市場「都會有很大的需求成長」,集團將視情況調整在美產能加以因應,此外,由於MODEL B電動車款獲得海外客戶高度青睞,將會有兩款乘用車在今年陸續推出,「目前有談定的(專案)是在亞洲市場,這個短期之內就會先發生」。
鴻海旗下最新電動乘用車款包括MODEL B、MODEL C北美版、MODEL D,集團結合AI技術研發的三電零組件涵蓋乘用車固態電池、電控、碳化矽(SiC)元件以及充電系統等,未來將結合集團CDMS(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商業模式,持續推向海外市場。
巫俊毅重申,集團自主研發的MODEL C除了在國內進軍消費者市場,也與海外客戶合作推出北美版本;MODEL B獲得海外客戶高度青睞,兩款乘用車將於今年陸續推出;MODEL T自2022年量產,且取得電動巴士國家隊資格,並在國內多縣市運營,近期也啟動海外客戶合作案,預期2027年可望海外市場亮相。
力挺電動車國產化 鴻海新技術齊發
巫俊毅指出,鴻海位於高雄和發工業園區的「鴻海科技集團高雄電池中心」已正式進入量產,並已出貨提供國內車廠測試使用,後續將推出商用與家用的國產化儲能電芯;集團也持續推動AI技術與電動車平台的結合,採用高效能自動駕駛控制器,並搭載先進演算法,支援L3級別的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應對高速公路駕駛與變道等複雜場景。
此外,電驅系統也透過AI輔助電機設計,提供最佳化的產品設計與性能,加速設計階段時間10倍以上,並同時提出最佳功率電機設計;兩輪動力系統透過AI輔助電機設計,使用自粘式矽鋼片提升電機效率與優化行駛時的噪聲、振動和聲振粗糙度,此外,公司也鎖定企業、家庭市場,同步推出直流、交流充電樁。
關於鴻海自研的車用小晶片進展,碳化矽(SiC)晶圓代工平台已取得IATF16949車規品質系統認證,也能滿足AI等不同的功率應用需求,集團產品線也涵括功率模組、車用智能保險絲模組、電池電流量測模組、車用照明模組等,具備台灣本地垂直整合能力,從晶片、模組到系統方案皆可支援,協助車廠加速電動化發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