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打臉川普關稅收入取代所得稅收!經濟學家曝實際數據

2025/04/23 13:13

經濟學家表示,在關稅稅基比所得稅「小得多」下,關稅收入根本不可能取代所得稅。(路透)經濟學家表示,在關稅稅基比所得稅「小得多」下,關稅收入根本不可能取代所得稅。(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接受福斯採訪時表示,關稅帶來的收入可能非常大,足以取代所得稅,經濟學家紛紛打臉川普指出,預估到2034年,10%的普遍關稅將使美國稅收增加2.2兆美元(約新台幣71.5兆),然而根據財政部數據,截至3月底,國稅局在2025會計年已徵收1.14兆美元(約新台幣37.05兆)的個人所得稅,在關稅稅基比所得稅「小得多」下,關稅收入根本不可能取代所得稅。

CNBC報導,對於川普關稅收入取代所得稅說法,稅務基金會高級經濟學家杜蘭特表示,這不是1個現實的提議。

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川普政府於4月初實施了為期90 天的全面關稅暫停令。美國對從大多數國家進口的商品徵收的普遍關稅稅率為10%,而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關稅則高達145%。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克勞辛向CNBC表示,關稅稅基比所得稅基小得多。

根據克勞辛去年6月共同撰寫的報告,2023年美國進口了價值3.1兆美元(約新台幣100.75兆)的商品。報告稱,相較之下,政府超過20兆美元(約新台幣650兆)的收入徵稅。

對於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3月底估計,關稅每年可增加約6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9.5兆)。

但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則反駁說,這一數字「根本不可能實現」。 如果你能達到1000億到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5兆至6.5兆),那你就很幸運了。

相較之下,根據財政部的數據,截至3月31日,國稅局在2025會計年已徵收了1.14兆美元的個人所得稅。

克勞辛在彼得森研究所的報告中寫道,對於如此小規模的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必須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才能取代所得稅。且關稅稅率提高,人們購買的進口商品就會減少,從而減少收入。

專家表示,隨著關稅稅率的提高,其他因素也可能減少美國最終的收入。

杜蘭特說,政府似乎認為每次提高關稅稅率都可以增加稅收,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根據稅務基金會4月15日發布的報告,估計到2034年,10%的普遍關稅將使美國稅收增加2.2兆美元。然而,同樣的關稅將使美國國內生產毛額減少0.4%,進而影響稅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週二基於貿易緊張局勢,將美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從2.7%下調至1.8%。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