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有基金正在停止對美國私募股權的新投資。(美聯社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有基金正在停止對美國私募股權的新投資,這是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貿易戰的最新反擊。
《金融時報》報導,據7名知情的私募股權高層透露,近幾週國有基金已經開始撤出對總部位於美國的私募股權公司的基金投資。其中3人表示,這些措施是為了回應中國政府的壓力。部份高層補充,一些中國基金也尋求排除在美企的私募股權投資之外,即使這些投資由其他地方的收購集團所進行。
美國在過去3週多次宣佈對中加徵關稅,對中國造成巨大衝擊,加速北京對美國態度轉變,恐嚴重削弱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目前川普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145%的新關稅,北京則以125%的關稅報復。
多名高層表示,自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投資人改變了對美私募股權的態度。知情人士指出,他們不再向美國公司做出新的資金承諾。一名官員補充,一些人正在放棄他們原本計劃進行的分配,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出最終承諾。
據2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是正在撤資的國有投資基金之一。知情人士補充,其他中國基金也已撤出。近幾十年以來,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已向黑石集團(Blackstone)、TPG資本和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等多家美國最大的私人資本集團投注數十億美元。
業界人士表示,近年來,中投公司在美國私募股權的投資已明顯放緩。該集團已建立投 資夥伴關係,將現金部署到英國、沙烏地阿拉伯、法國、日本和義大利等國家,以尋求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
《金融時報》先前報導也提到,其他長期大力支持美國私募股權的投資人,包括加拿大和歐洲的退休基金,也正在重新考慮自己的承諾。業界人士指出,地緣政治環境,特別是川普貿易戰的影響,正在使人們對投資地點進行一些評估。
過去30年裡,中投公司和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等中國政府支持的投資人向美國私募股權基金投入大量資金,幫助推動產業從金融服務領域的一個小角落,發展成為管理4.7兆美元(約新台幣153兆元)資產的主導產業。中投公司曾持有黑石集團股份,並於2018年出售。
這些中國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投資人之一,根據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數據平台Global SWF資料顯示,到2023年,中投公司和中國外匯管理局分別將1.35兆美元(約新台幣43.9兆元)和1兆美元(約新台幣32.5兆元)資產中的4分之1投資於另類投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