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預計在一周內於華府舉行「2+2會談」,時間很可能為美國當地時間24或25日。(資料照,美聯社)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在確定90天內暫緩實施後,日本、南韓、英國、澳洲、印度為首批談判對象,上周已完成與日本的第一次談判。今(20日)韓媒透露,美國主動聯繫南韓安排關稅談判,2國預計在一周內於華府舉行「2+2會談」,時間很可能為美國當地時間24或25日。
《韓聯社》報導,南韓政府20日向媒體發佈消息,韓美下周將在華盛頓以「2+2」形式舉行「貿易磋商」(Trade Consultation)。政府透露,該磋商由美方提議舉行,雙方正就日程安排、議題等細節進行溝通協調。
南韓代表是經濟副總理暨企劃財政部長崔相穆(前代理總統)、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Ahn Duk-geun,音譯),美方代表是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會議時間很可能為美國當地時間24日或25日。
報導指出,南韓與美國的財政部長,通常是在二十大工業國(G20)財長會議時才會針對外匯與金融議題會晤接洽,但此次談判卻擴大至通商貿易首長參與,將議題擴大至貿易方面。
值得關注的是,南韓政府使用了「磋商」一詞,而非「談判」。美方要求韓方舉行一站式購物(one-stop shopping)談判,將軍費問題也納入談判議題,但韓方堅持將經貿和安全問題分開商議的立場。韓媒《NEWS1》指出,它被解讀為自然地表明雙方尚未進入明確透露或交換要求的正式談判階段。這被解讀為試圖營造一種平等交換意見的氛圍,而不是直接討論敏感的關稅貿易爭端問題。
有觀點認為,在美國急於和主要國家進行談判的情況下,韓方一不小心就會被捲入美方發起的談判漩渦中,因此在代總統體制下爭取為談判奠定基礎,並讓新一屆政府定奪攸關國家長遠利益的問題。
崔相穆上周在國會上強調,政府將絕不會急於和美方開展關稅談判。安德根在電視節目上也表示,政府不會貿然與美方開展談判尋求妥協,而進行磋商,爭取找到兩國能以友好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