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北市金山推動友善耕種的楊儒門,除了為農友發聲,也強調台灣豬內原產地標示不能撤。(記者盧賢秀攝)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美國貿易代表釋出「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對台灣豬肉標示原產地表達關切。「白米炸彈客」楊儒門指出說,豬肉產地標示不能撤,國人最在意的就是到底吃進嘴裡的是不是「台灣豬」,想買台灣豬不該被混淆,守住標示就是守住選擇權,保證安心。
美國貿易代表署3月底的「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對豬肉標示原產地,及美牛產品檢驗措施表達關切,認為台灣要求進口美豬標示原產地,並標示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是「不正確地暗示美國豬肉產品,包括含萊劑者,存在食安風險」,可能影響美豬在台形象與銷售。
立委昨質詢時,也問到政府立場是否會因此鬆動?衛福部長邱泰源允諾,「不會鬆動對人民健康維護的決心」。
楊儒門今在臉書貼文指出,豬肉產地標示不能撤,從2021年政府開放萊豬進口開始,國人最在意的就是到底吃進嘴裡的是不是「台灣豬」,所以才會有現在的標示制度, 不管是生鮮、加工品,還是餐廳端的餐飲,所有豬肉都必須標示來源,除了保障民眾的知情權,也是為了讓國產好豬不被混淆。
楊儒門說,台灣2020年就已成功解除口蹄疫疫區,獲得國際認證,可以出口,台灣的養豬場全面禁用瘦肉精(零檢出),保證安心。
台灣要的不是排外,要的是選擇,民眾有權知道吃的是什麼,要買台灣豬不會被混淆,守住標示就是守住選擇權。
楊儒門認為,「我們不是在保護主義,而是在保護誠實標示與消費選擇。」世界各國也都在做,歐盟強制標示飼養與屠宰地;日本包裝要標示、餐飲自願標示;加拿大更是打贏美國一場標示官司。
楊儒門製作豬肉標示政策懶人包。(擷取自楊儒門臉書)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