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唯安評選「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台灣13家入選創新高。(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科睿唯安(Clarivate)以專利指標每年評選「全球百大創新機構」,今年台灣共有工研院、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廣達電腦等13家獲獎,創歷年新高,並躋身全球第三大創新國家,僅次於日本、美國,科睿唯安今舉行頒獎典禮表揚。
台灣13家獲今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得主,包括工研院、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廣達電腦、友達光電、台達電、緯創資通、瑞昱半導體、南亞科、華邦電子、華碩、中光電。
代表致詞的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面對全球局勢瞬息萬變與未來挑戰,唯有持續創新才能迎向變局,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產業痛點,更能深化臺灣競爭力。期待專利不只是業界的防禦的工具,更希望能變為市場的機會。
劉文雄表示,工研院也致力將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聯結,與全台灣超過40家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合作,持續推動無形資產貨幣化,協助國內企業以專利獲得銀行融資,並藉此帶動投資,產生顯著資金綜效。
劉文雄說,工研院更支持創智智權公司建立產學研跨域專利合作平台,聚焦網路通訊、多媒體影音、半導體設計、計算機系統、淨零排放等熱門技術範疇,打造優質大專利池(Patent Pool),為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提供堅實護盾與各種智權創新模式。
劉文雄表示,工研院成功協助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運用專利獲得銀行融資,如工研院新創公司原見精機核心技術為「機械觸覺」,不但打入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及電綜(DensoWave)兩大機器人品牌供應鏈,更在工研院協助下,以「專利評價」申請無形資產融資,獲得富邦銀行核貸千萬級的融資額度。
另一家新創公司「創未來科技」,以自主研發晶片、微封裝、雷達演算法、機械/散熱設計、資訊系統設計等關鍵專利技術,經工研院專業團隊的技術與專利評價,使得該新創公司獲得信保基金的高額擔保,由凱基銀行提供融資額度新臺幣1億元,創本國銀行無形資產最高融資金額。
此外,工研院打造「AI專利分析系統」,運用AI技術比對專利與標準文件的關聯性與相似度,能迅速掌握標準專利的技術含金量,大幅縮短人工判讀時間。龐大的分析比對資料庫涵蓋全球行動通訊標準組織(3GPP)及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宣告的資訊,含括超過40萬件5G標準必要專利與技術規格文件,為臺灣資通訊相關產業提供決策支援。
工研院的創新能量在技術獨特性、成功足跡等專利指標上表現優異,從全球110萬家機構中脫穎而出,在僅有萬分之一的上榜率下,連續8年、9度獲獎,獲獎次數居亞太研發組織之首,也是台灣獲獎次數最高的機構,持續展現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積極深化跨域研發優勢,攜手產學研共同促進國內經濟轉型與升級,使臺灣躋身全球第三大創新機構強國,僅次於日、美。
科睿唯安副總裁暨全球智權策略長Vasheharan Kanesarajah表示,在2025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中,工研院脫穎而出,成為亞太地區唯一入選的政府與學術研究機構。今年是工研院第9度獲選,並連續8年穩居榜單,展現其在智慧財產權與創新研究領域一貫的國際影力,旗下多項專利成果推動各產業的技術革新,對全球創新生態系帶來深遠影響。
科睿唯安原為湯森路透智權與科學事業部,現為一家全球範圍獨立運營的公司,自2012年以來,科睿唯安每年都會以專利指標評選全球頂尖的100家創新機構並發布報告,以表揚全球前100名最具創新精神的企業與機構。
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是從專利的技術獨特性、影響力、投資力度、成功足跡與數量等五大指標,綜合評選全球110萬家機構的創新力與智財能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