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彭博:美國公債、固定收益型產品 應納入投資配置

2025/04/16 17:52

彭博認為美國公債、固定收益型產品應納入投資配置。(記者張慧雯攝)彭博認為美國公債、固定收益型產品應納入投資配置。(記者張慧雯攝)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隨著全球投資環境的變化,投資者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選擇和挑戰。彭博(Bloomberg)今(16)日舉行「從台灣投資世界:如何應用ETF投資進行多元資產配置」會議,統計顯示台灣僅用7年時間ETF市場就快速發展,同時,也建議投資人配置上應有美國公債或固定收益型產品,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性。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作為一種靈活且高效的投資工具,已成為許多投資者進行多元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根據彭博統計,台灣ETF規模從2018年只占市場一小部分,到現在ETF市場的總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6兆元台幣(約兩千億美元),位居亞太地區第三位,過去3年的年均增長率超過20%,特別是債券ETF的發展尤為迅速,其規模已占據台灣ETF市場半壁江山,總資產規模已超過1000億美元。

彭博行業研究股票高級策略師陳明康也指出,去年台灣投資人對美股與美債的投資金額都創下新高,從資產類別角度來看,過去十年ETF產品受歡迎,台灣投資人去年買進450億的海外ETF,與過去相比大幅成長,他也建議,由於全球股市的波動性大,投資人也要考慮配置上有美國公債或固定收益型產品,來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元大投信分析,債券ETF因為具有高流動性、高透明度以及高交易便利等特性,投資人在面對股市比較波動的環境下,可運用債券ETF來降低波動。

元大投信認為,面對關稅衝擊下通膨、經濟成長可能放緩等變數,美債殖利率有反覆震盪風險,考量價格波動與殖利率、潛在漲幅的平衡,現階段可以選擇中長天期的美債、投資級ETF,以「債息為主、價差為輔」的角度來思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