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邀請財政部長16日莊翠雲(左)、經濟部次長江文若(右)、農業部及公平交易委員會就「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針對中國產品來台洗產地問題,財政部關務署表示,自由貿易港區部分,2020至2024年共裁處43件,其中4件警告,39件罰鍰、共罰鍰140.5萬元;非自貿港部分,移送經濟部貿易署裁處,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近5年共裁罰744件、罰鍰2818萬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邀集相關部會就「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財政部表示,針對違規轉運洗產地,海關採事前預防、事中嚴查及事後嚴罰3道防線,並由各地海關成立強化違規轉運查核小組,篩選高風險廠商及貨品強力查核,查獲違規者,移送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依貿易法規定裁罰,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或禁止1年輸出入貨品。
根據關務署統計,針對洗產地問題,海關依「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裁罰,自2020至2024年共裁處43件,其中4件警告,39件罰鍰、共罰鍰140.5萬元。至於非自貿港部分,移送貿易署依「貿易法」裁處,江文若表示,自2020年以來,共裁罰744件,合計罰鍰2818萬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