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為財政部長莊翠雲、農業部次長杜文珍、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川普對全球祭出對等關稅,對中國關稅更不手軟加重到145%,中國產品恐透過台灣洗產地,立委吳秉叡表示,美國與台灣對於原產地定義標準不同,可能會被美國認為台灣再替中國洗產地,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原產地」標準是由進口國海關認定,經濟部也協助廠商降低含中標準外,並請台灣出口商密切與客戶溝通、透過預審機制事先掌握。
江文若今(16日)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就「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立委吳秉叡詢問,台灣、美國對於出口金額統計不同,美國認為台灣去年對美順差739億美元,但台灣統計為649億美元,相差近90億美元,應與美協商用一致標準。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計算方式的確不同,會把相關資料準備給經貿小組,談判時可以說明,雙方於金額統計上不同。
吳秉叡也提到,美對中國課徵145%稅率,但原產地標準部分,美國針對產品原料製造35%來自中國,就認定是中國製造(MIC);而我國針對「附加價值」超過35%就認為是台灣製造,雙方有落差。
他舉例,若從中國進口50%原料,台灣加工50%再出口到美國,要算台灣製造還是中國製造?
江文若解釋, MIT有2大規定,包括附加價值35%或是稅號有進行轉換。但原產地認定是進口國海關認定,因此經濟部對業者有2大建議,包括所有出口廠商,要跟客戶、美國進口商保持密切聯繫,詢問美國海關;此外,美國海關有預審制度,出口商可以請客戶把進口產品的相關成分內容,請美國海關先做預審。
吳秉叡認為,銷美產品是否要按照美國標準修正或趨於一致,否則被美國海關認定替中國洗產地「就慘了」。江文若回應,經濟部會鼓勵業者努力降低含中成分。
根據財政部統計,自貿港區自2018年至今對洗產地相關案件約43件、處罰約一百多萬元;經濟部也可以透過貿易法開罰,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
財政部精進措施也提供檢舉管道,鼓勵民間檢舉不法,吳秉叡表示,應給予檢舉人誘因,如給予獎金等,莊翠雲回應,可研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