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英媒:北京握有3張底牌 抵禦川普關稅

2025/04/15 15:08

美國和中國陷入危險的關稅貿易僵局,世界兩大經濟體針鋒相對。(路透)美國和中國陷入危險的關稅貿易僵局,世界兩大經濟體針鋒相對。(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和中國陷入危險的貿易僵局,世界兩大經濟體針鋒相對,英媒金融時報報導,北京在關稅戰中手握三張牌,分別是貿易、國債和科技資產,足以抵禦美國。

雖然中國依賴美國作為產品出口不可替代的市場,但專家警告,華府不應低估北京抵抗川普強制關稅手段的能力。

中國對美國的鉅額貿易順差、擁有龐大美國國債,以及集中政治控制多元化的出口市場,並對稀土金屬等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材料的出口控制,使北京擁有足夠的談判實力。

首先在貿易實力方面,去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接近3000億美元,其中約15%的出口銷往美國。預估川普徵收145%的關稅將給北京帶來巨大痛苦。但國際經濟學家表示,這種觀點忽略一個關鍵事實:中國可以比美國更容易找到取代進口產品。

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於農產品,如大豆、棉花、牛肉和家禽,因此附加價值較低。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許多產品如電子產品、機械和一些加工礦物。紐約市立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瑪塔‧本戈亞表示:「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更高,例如,北京已經在從巴西購買大豆,因此最終中國將擁有更多的籌碼」。

自從川普第一任期內於2018年和2019年對鋼鐵、鋁、太陽能板和洗衣機徵收產業關稅以來,中國一直試圖減少對美國消費者出口的依賴。根據美國政府的數據,中國在美國進口中的佔額已從2016年的21% 下降到去年的13.4%,大幅降低北京的貿易曝險。

同時,中國的生產產能已轉移到越南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中國製造商可以利用這些國家更廉價的勞動力並減少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對越南的出口飆升17% 。

即使中國出口叫停,對中國龐大的經濟不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去年,中國的GDP成長5%,其中1.5個百分點來自其近1兆美元的全球貿易順差。

第二是金融控股層面,中國從累積的大量美國政府債務中獲得進一步的槓桿作用,理論上它可以出售這些債務以減少其風險敞口。這反過來可能引發人們對美國資產吸引力的擔憂,並導致美元和美國政府債務價值進一步下跌。

CreditSights 亞洲信貸策略主管曾澤琳娜指出,考慮到中國持有的美國公債規模,美國公債的拋售也將對中國造成衝擊。此外,美元貶值也使得美國進口商品的成本更高。

第三是科技關鍵礦產籌碼,美國依賴中國提供許多現代製造業所必需的稀土金屬,例如電動車電池。北京控制著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稀土產量和90%以上的加工能力,這是一個關鍵的槓桿點。

川普將關鍵礦產排除在其第一輪「互惠」關稅之外,承認美國的脆弱性。但如果中國堅持立場,此類豁免可能不足以避免供應緊縮。中國上週對另外七種稀土元素 實施出口管制,其中包括鏑和铽,它們是噴射發動機和電動車等產品必不可少的成分。

美中貿易戰激化下,兩國的政治制度也會對領導人形成一定的壓力,儘管共黨也無法免受公眾輿論波動的影響,但它對民意和企業的壓力反應不如白宮那麼強烈,白宮已經被迫對債券和股票市場的動盪,以及物價上漲的威脅做出反應。

反之,中國擁有更多操縱國內市場的手段,中國當局將國內市場視為社會穩定和經濟情緒的指標。近幾週,北京方面大力干預市場,由國家機構組成的「國家隊」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來支撐股價。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