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加劇,中國手中握有一張危險的牌還未出手,那就是「美國公債」。(彭博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川普總統強硬對中國施加145%關稅後,中國隨即展開報復,依樣祭出堆疊關稅回敬。《彭博》專欄指出,中國手握「核彈級」的底牌還未正式出手,倘若中國將持有的7600億美元(約新台幣24.66兆元)的美國公債武器化,北京可輕易削弱美國的避風港地位。
專家指出,一直以來,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層層施壓及封鎖,但中國似乎還保留著一項潛在的「終極反制工具」,就是美國國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底,中國仍持有約76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大外國債權國。目前中國所持有的部位雖較2010年高峰期、超過1.3兆美元(約新台幣42.19兆元)已大幅減持,但仍舊是美國海外債權人中的第二大國。
《彭博》專欄指出,上週10年期公債殖利率躍升50個基點至4.49%,創下2001年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這引發了人們對北京介入市場的猜測,市場在猜測「中國是否會將手上的美債核武化並拋售」?
專家指出,一旦中國大量拋售手握的美債,那美債市場與美元地位可能動搖,同時也會推高美債殖利率,這將導致全球資金避開美債,借貸成本飆升。與此同時也將衝擊美元信用,這將讓全球央行可能重新審視外儲組合。而金融市場也會震盪,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如新興市場債券均受波及。
不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對此擔憂不以為然。先前他接受採訪時談到,作為世界最大借款人的美妙之處是,「如果你從銀行貸款,那是銀行說了算,他們可以收回你抵押的所有東西。但如果你的貸款金額足夠大,你就可以掌控銀行」。
《彭博》專欄指出,現今市場的困境中確實如此,但在這裡這種動態並不完全起作用。主要是川普總統突然改變關稅政策,暴露了白宮的致命弱點。
「川普在看到美國主權債券暴跌後,猶豫了一下,暫停了對中國以外所有國家的加稅」。主要原因是,目前貝森特正進行關稅談判,需要一個穩定的債券市場出售債券。
據報導,美國財政部今年需要發行約2兆美元(約新台幣64.9兆元)的新債;此外,還要展期約8兆美元(約新台幣259.6兆元)的到期債券。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債券收益率每上升1個基點,美政府就會損失約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兆元)。
因此,在白宮不希望出現財政危機之際,但這個弱點卻給了中國一個機會。面對美國的全面打壓,北京是否會採取更多創意的升級措施,市場正在關注。
對此,《彭博》專欄認為,當北京出售部分美國國債,川普政府就會感受到壓力。
專家指出,現今中國尚未出手「核彈級王牌」,原因在於「自傷機率高」。若中國大規模拋售手上美債,自然也會損傷手上的美元資產,且會加速資本外流與人民幣貶值壓力。這也是中國至今選擇「逐步去美元化」,而非激烈斷裂的考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