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川普關稅政策為輝達鋪路 專為台灣開設的「人道走廊」?

2025/04/15 10:59

輝達股價今年迄今已下跌近20%。(路透資料照)輝達股價今年迄今已下跌近20%。(路透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近日公布「豁免清單」,包括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和記憶體晶片等20項產品的進口稅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對此外媒分析,在這場關鍵的關稅貿易政策博弈戰中,真正的受惠者或許是隱身幕後、主導實體製造的亞洲供應鏈,而這也正在悄悄的為輝達(NVIDIA)鋪出1條AI供應鏈保命通道,而這條通道的起點,正是台灣。

去年在市場推動下,輝達(NVIDIA)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專家看好其將在2025年頭幾個月攀升至200美元,但股價卻朝著反方向前進,今年迄今已下跌近20%,週一(14日)下跌0.20%,收110.71美元。

《Watcher.Guru》點出,輝達大部分供應鏈和更廣泛的AI生態系統都依賴亞洲,特別是台灣和韓國的先進製造業。Brad Gerstner創辦人兼執行長Brad Gerstner指出,GPU晶片的需求非常強勁,而川普決定免除半導體關稅是相當好的消息,因為輝達是半導體產業的領導者之一,對GPU的需求又很強大。

他說:「如果我們(美國)對自己設計的晶片徵收關稅,而這些晶片被包括Meta和微軟(Microsoft)在內的美國大公司購買,那我們就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除此之外,《Wccftech》也提到,若將美國與台灣的晶圓生產成本相較,隨著新政策導致先進製程設備價格上漲,台廠赴美設廠的成本壓力也同步飆升,以關鍵設備極紫外光(EUV)曝光機為例,在關稅實施後,進口價格已上漲多達15%,若此成本最終轉嫁至晶圓售價,將使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在台灣高出32%,大幅削弱美國作為替代製造基地的吸引力,因此在台生產依然划算的多。

再者,這些AI伺服器,多由台灣ODM業者組裝後直送美國,若無這波關稅豁免,整機出口成本恐將大幅上升,對終端價格與部署節奏造成壓力,不過如今在20項豁免下,可望避開。

而14日,輝達宣布,將攜手台積電、鴻海等多家台灣科技大廠在美國的重大投資和合作計畫,生產價值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而川普對此表示:「都是因為他的當選加上關稅政策。」在這之前,川普已宣布對台灣徵收32%的對等關稅,並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這2個地方構成了輝達目前生產網絡的主體。

執行長黃仁勳日前預測,未來5年資料中心產業的支出可能會躍升至2兆美元(約新台幣64兆元)。而《Watcher.Guru》報導,2024年僅亞馬遜(Amazon)、Google、Meta與微軟,4家支出就已達3200億美元,輝達在AI晶片市場的市佔率占據領先地位,無論是資料中心還是雲端運算領域,均顯示出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因此文章指出,雖然輝達股價在2025年表現慘淡,但待川普政府經濟政策能更明朗化,對於這隻去年上漲174%的股票,仍有理由抱持希望。

不過CBP公布的「豁免清單」被美國政府官員警告,這些豁免是暫時的,未來幾週可能會改變,川普更是在13日強調,進口半導體的關稅將在不久後開徵,未來1週內將公布相關稅率,強調會,「靈活安排」,且說明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不公平貿易逆差的責任,尤其是中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