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發文打臉豁免關稅,旅美學者分析,對台灣是警訊。(路透)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自家媒體發文指出,沒有宣佈任何關稅豁免,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表示,「幾乎所有半導體都是在台灣生產,然後在中國完成加工」。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示警,「該言論對台灣是一項戰略警訊」,此發文引發市場討論。
川普發文打臉豁免關稅,指相關產品仍舊適用現有的20%芬太尼關稅,只是歸類方式有所變更並指責媒體報導不實,批評「假新聞」刻意誤導公眾,直言「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不公平貿易逆差和非貨幣關稅壁壘的責任」,尤其是中國。
翁履中指出,上週五白宮在晚間對半導體與科技產品宣布「互惠關稅」豁免,但不到48小時,川普政府就立刻轉調口風,讓本因白宮宣布豁免而稍感寬心的科技業者與投資人,再次陷入混亂。
他分析,盧特尼克的說法透露出川普政府內部鷹派力量再度主導局勢,尤其是盧特尼克公開主張,美國應強制將包括半導體與藥品等戰略產品生產「回流」美國,並明言「這些行業關稅是不可談判的」,反映出川普政府正準備啟動更具侵略性的經濟民族主義路線。
翁履中強調,美國不再僅是針對中國的產業依賴,而是要重構整個科技供應鏈,連台灣都被納入「需重新在地化」的目標中。台灣半導體業若想根留本土,勢必面臨越來越大的地緣政治壓力與產業政策挑戰。
且,從這波變局可以看出,川普政府將不會停止對科技與關鍵產業的掌控慾望,這場看似貿易政策的調整,更深一層是圍繞美中競爭、供應鏈主導權與地緣政治的全方位較量。
翁履中認為,未來幾個月,勢必還會有更多轉折,市場、盟友與對手都必須繃緊神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