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川普決定暫緩對大多數國家加徵的最高額關稅。(法新)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佈將對全球多個貿易夥伴祭出重大的貿易戰,透過加徵高額關稅,試圖迫使各國重新和美國談判貿易條件,然而這場涉及經濟、金融、政治的衝突,持續不到一週,9日他突然宣佈調整方向,決定暫緩對大多數國家加徵的最高額關稅。
金融時報報導,雖然川普9日宣布暫緩對75個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但仍然保留對中國原本設定的嚴厲關稅措施。川普表示,將會給予90天的喘息時間,暫時停止這些關稅的執行,藉此讓市場情緒稍稍回穩,同時也為下一步的貿易談判留下緩衝空間。
川普這次突如其來的政策大轉彎,可以說是一種冷靜但讓人訝異的挫敗。過去他一再強調,自己的貿易政策是在「解放」美國人,讓他們脫離長期存在的「不公平」全球貿易制度,甚至多次暗示,唯有他自己才有勇氣去改變這個根深蒂固的體系。
但現在他卻不得不做出讓步,讓外界好奇:究竟是哪一個因素真正迫使川普改變心意?川普這次的讓步顯示,即使是他最自豪、最具代表性的貿易政策,只要引發投資人、國會議員或背後支持他的金主們的強烈不滿,他還是會選擇退一步。
川普表示,他在做出這個決定前,「這幾天一直都在不斷思考」,最後終於在週三一大早敲定相關細節。
當被問到為什麼會逆轉原本堅持的關稅政策時,川普坦承,是因為外界的反應「開始讓人有點害怕」。他說:「我覺得大家似乎都有點慌了,有些過度緊張,開始失去理性」,最後他特別強調,這次的暫停措施「完全是發自內心」。
資產管理公司SLC執行長穆拉基(Dec Mullarkey)表示:「川普這次的轉彎,證明他其實很在乎市場的反應,也懂得在政策走過頭時及時收手。我認為這對市場是一件好事,因為這顯示出市場仍然擁有制衡的力量,政府並不能恐害市場。」
即使在美國股市連續經歷兩次大規模拋售後,川普直到週日(6日)仍然表態堅持強硬立場。他整個週末大多待在佛羅里達州悠閒打著高爾夫,還對那些深感恐慌的貿易夥伴設下極高的談判條件,並把市場這段期間的劇烈波動輕描淡寫為「曇花一現」。
不過,現實中的壓力早已顯現。一直以來幾乎在所有政策議題上都堅定支持川普的共和黨議員,這次也開始發出批評的聲音。而民主黨議員則意外從川普的決策中獲得攻擊的大好機會,對於這場會傷害美國選民利益的貿易戰,簡直感到難以置信。
同時,市場上的反彈聲浪也越來越明顯。投資人喊美國商界重量級人士,包括科技業億萬富豪以及白宮重要顧問馬斯克,都開始對川普的極端保護主義公開表達不滿。
對此川普到了週一終於開始做出調整。他迅速啟動跟日本和韓國之間的貿易談判,並將這些談判的重責大任交給財政部長貝森特。貝森特被華爾街認為是川普政府內最可靠的官員之一,這樣的人事安排也被外界解讀為川普政策轉彎的重要信號。
白宮內部對貿易態度一向強硬的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他前幾天曾經投書到《金融時報》上警告各國貿易夥伴,川普「並沒有在進行談判」。
然而幾乎在同一時間,貝森特公開表示,川普政府正積極跟各國進行貿易談判。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似乎也反映出Peter Navarro的影響力正在逐漸下降。
川普自己也承認,在決定暫緩關稅措施時,他曾經跟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進行深入的討論,但他完全沒有提到Peter Navarro。
不過,真正促使川普讓步的,是這禮拜美國政府公債市場出現劇烈拋售,引發市場極大的動盪和恐慌。前美國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等經濟學者甚至提出「金融危機」的嚴重警告,使得川普不得不暫時放棄他原本高調推出的「解放日」計畫,暫緩對大部分國家加徵額外關稅的措施。
一位熟悉內情的白宮官員透露:「川普能夠忍受華爾街短期受到打擊,但絕不希望整個金融體系崩盤。」作為一個長年在房地產大量依靠債務經營的商人,川普對於美國債券市場近期出現的警訊特別敏感,也格外留意。
川普週三受訪時坦承:「債券市場的情況相當複雜且難以掌控,我一直有在觀察,市場上的人好像越來越焦慮,甚至感到恐慌。」這正是他最終決定政策轉彎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川普也表示,自己有受到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的訪談影響。戴蒙日前警告:「美國經濟或許正一步步走向衰退。」這句話讓川普的警鈴大響。
戴蒙表示:「雖然我仍然保持冷靜的態度,但我必須承認,如果美國再不做出一些明顯的轉變,未來的情勢恐怕會更加惡化。」
另一方面,白宮官員則試圖淡化川普這次重大轉向的突兀性,將這項政策調整解釋成川普總統長期規劃的一部份。
週三下午,貝森特在白宮外接受訪問時強調,他週日曾經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跟川普共度一些時間,並表示過去這一週的種種反覆變化,其實都是總統「長期戰略」的一環。
貝森特解釋:「這些動作已經成功讓超過75個國家主動站出來,表示願意跟美國進行貿易談判。要做到這一步,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川普總統正是靠著這份堅持,才有今天這樣的成果。」他同時也向各國釋出善意,強調:「美國願意進行真誠的對話,願意傾聽各國的想法。」
就在幾天前,貝森特受訪時,還非常讚賞川普推出的關稅政策,認為這些措施能幫助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爭取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推動美國國內工業復甦,並改善國內「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均」問題。
然而,1位跟白宮關係密切的華爾街高層人士透露,貝森特後來協助川普調整原本的想法,建議對那些長期跟美國保持友好關係的國家應該暫緩大幅加徵關稅,只對貿易衝突最激烈的中國繼續祭出最嚴厲的關稅。
雖然商界人士對川普這次的讓步稍微鬆了一口氣,但他們仍然擔憂未來政策走向的充滿不確定性。目前大多數國家依舊承受著10%的關稅壓力,美國跟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仍然持續升溫。至於汽車、製藥等特殊產業是否還會面臨進一步關稅調整,也依然處於未知狀態。
華府遊說組織「全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主席科爾文(Jake Colvin)表示:「這次短暫的休兵或許能緩解企業眼前承受的壓力,但整體來說,還是沒辦法真正解決政策方向充滿不確定性的問題。企業目前在貿易往來、採購與投資的決策上,依舊處於進退兩難的僵局。」
他補充:「我們呼籲政府繼續努力緩和緊張情勢,並且跟各經濟夥伴一起尋求更長遠穩定的解決方案,趕快取消關稅措施、重新建立彼此的互信,進而降低未來的不確定性與風險。」
另一方面,民主黨則持續猛烈抨擊川普,即使他已經做出明顯的讓步。
伊利諾州民主黨聯邦參議員Dick Durbin就直言不諱批評說:「川普所引發的關稅亂象與混亂,不會因為暫停90天就自動消失。事實很清楚,總統正以美國家庭和企業作為代價,在全世界製造一場大混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