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輸水管第3標統包工程潛盾隧道今天舉辦貫通典禮。(水利署提供)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全長1854公尺的「大甲溪輸水管第3標統包工程潛盾隧道」自2022年4月3日起施工,歷時524天完工,今(9日)舉辦貫通典禮,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象徵大台中穩定供水網絡構建再向前跨一步。
氣候變遷加劇旱澇不均,為因應大甲溪颱洪時水源濁度飆高,以及大台中未來用水增加的供水挑戰,水利署推動「大安大甲溪聯通管工程計畫」,在不興建大型水庫原則下,設置輸水管串接大安溪與大甲溪水源,靈活調配兩大流域的水資源與淨水設施,構建穩定的供水網。
該工程計畫辦理大甲溪輸水管工程(1標、2標、3標)及鯉魚潭水庫第二原水管工程等4件工程,共包含6座隧道,工程預計在2026年全數完工,其中大甲溪輸水管第3標工程隧道已在近期貫通,並在今天舉辦貫通典禮,
賴建信表示,因應氣候變遷的持續影響,所以在2021年百年大旱後推出珍珠串計畫,以利北水南調、南水北調,針對台中地區加緊推動「大安大甲溪聯通管工程計畫」,該計畫完成後,每日增加25.5萬噸水量,大概可以提供100萬人的用水,超過大台中6分之1以上供水量。
水利署長林元鵬說明,大甲溪輸水管第3標工程鄰近中科園區,沿線經過交通要道及自行車道,也穿越台鐵新山線路堤,為達成2026年完工目標,以及降低對民生的影響與環境的衝擊,所以採用「潛盾工法」,在地面下20多公尺施工,感謝在地居民的支持與體諒,也感謝施工團隊為水資源建設所做的努力,讓大台中地區成為更宜居的城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