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國提高台灣關稅,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宣布:新竹縣將加碼補助獎勵廠商去海外參展、招商以分散市場佈局全球,同時也將加大SBIR的補助經費,這些都將在明年預算上呈現。(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因應美國提高台灣關稅,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宣布,新竹縣將從明年的預算做起,加碼補助獎勵廠商去海外參展、招商以分散市場佈局全球。另在創新研發方面,縣府也會在SBIR(補助國內廣大中小企業創新研發活動)等加大補助金額,鼓勵業者創新產品帶動產業升級轉型,以提高競爭優勢。
楊文科還說,目前縣府最重要的事情,除力挺中央跟美國交涉調整高關稅政策外,就是透過問卷調查儘量收集縣內廠商意見,分析後提出建議來給予協助。
縣府產業發展處長陳偉志說,2023年新竹縣的產值有1.8168兆,占全國的8.89%,其中電子零組件(含半導體相關產業)約1.05兆,光電資通訊及電腦周邊產業約3020億,精密機械約755億,這波高關稅政策預估縣內將有716家廠商被影響到。
其中AI智慧園區內的智邦科技就是重災戶,他們不含土地租金在內,興建成本就高達50多億元,加上其市場有78%在美國,剩下22%越南市場又將面臨46%的高關稅,非常困難。
所以他建議,對於縣內中小企業圓夢貸款計畫可延長2年再觀察,產業用地租金部分可以減免,特別是後者可直接嘉惠AI智慧園區的4大業者,再評估是否展延興建期以減緩AI智慧園區和鳳山工業區業者的資金壓力。
對於業者,陳偉志建議: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以求多元化、透過加強研發帶動產品升級來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調整供應鏈、且做成本控制等來因應。
另外陳偉志也認為應該要呼應總統賴清德因應對等關稅的相關策略,幫忙解決企業發展所需的水、電、土地、人力、人才等資源,且把這些都加入「大矽谷」、「台灣知識旗艦園區」以及「科3計畫」的審查之內,也有助面臨當前的挑戰。
工策會總幹事徐元棟說,縣內各工業區內首波直接被美國高關稅衝擊的行業雖不多,但是廠商們普遍希望政府能多跟美方做調降關稅的對談,畢竟這波高關稅政策美國國內也很反彈,可能仍是有機會調降,並希望政府多多利用機會向國人說明行政院的880億補助計畫,且輔導業者拓展其他各國市場以分散風險。
至於已經受到衝擊的業者,有人用暫時觀望、不出貨來因應,有人趕在關稅調漲前就先向銀行貸款以利資金調度。
在縣府行政處長周秋堯協助下製作好問卷且發出給縣內各工業區業者,預計週四就可回收,更深入了解產業的實際需求。另,新竹縣工業會也將在週五召開廠商座談會,屆時外貿協會也將到場參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