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措施週一重創台股,AI伺服器產業鏈全部打入跌停。(路透檔案照)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措施週一(7日)重創台股,AI伺服器產業鏈全部打入跌停,對此,台灣供應鏈發出警告,倘若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失當,引發停滯性通膨,帶來的危機恐將有別於近些年來疫情、區域性戰爭引發的經濟衰退,是直接在供需兩端形成惡性循環,以AI為例,一旦消費者或企業無力承擔服務費用,美國除了不會是贏家,也將同陷慘況。
台灣電子組裝廠近年逐漸走出過去低毛利的商業模式,透過承接AI伺服器訂單調整產品結構,進而大幅提升獲利表現,並在美中貿易戰開打與COVID-19疫情期間,歷經供應鏈重組、庫存去化等陣痛期,持續攜手客戶共創多贏局面,不料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一再擴大關稅實施範圍,甚至提出對等關稅,讓許多台廠都措手不及。
供應鏈指出,在川普祭出對等關稅之後,其實國內不少廠商都相當積極地向下游確認後續狀況,但過程中許多美系客戶看似已經放棄抵抗,「好像大家都拿他(川普)沒辦法」,由於台廠與客戶長年合作,「實在看不出他(川普)這種做法,美國要怎麼贏」,目前全球科技業皆期盼AI推高生產力,「但前提是民眾生活穩定、能夠消費,企業有錢賺,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供應鏈認為,一旦美國的對等關稅上路,美國民眾的日常消費將承受巨大壓力,進而縮減生活開銷,降低對AI服務的需求,「客戶建了這麼多AI資料中心,結果沒有用,當然也會怕賠錢」,倘若影響到企業資本支出,可能將拖延AI發展進度,甚至精簡人事成本,那麼美國的經濟狀況只會更加惡化,並影響全球景氣發展。
熟知歷史脈絡的業者提到,美國歷史上曾經有過3次孤立主義,分別是1807年實施禁運法案、1823年發表門羅宣言後於1828年提高關稅,以及1930年前美國總統胡佛在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考量下簽署關稅法案,幾乎每次都重創美國經濟,最終仍以開放收場,期待美方後續能加以審視此次對等關稅產生的利弊,並做出適當的調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