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認為,台積電對美投資計畫,可能使台灣避免遭受川普對等關稅衝擊。(路透)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南華早報報導,兩家國際金融機構評估指出,由於台積電承諾在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預期台灣將可避免美國總統川普下月初展開的關稅浪潮衝擊。
荷蘭國際集團(ING)與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各自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台積電承諾在美國投資興建晶圓廠,可能軟化川普的立場。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4日在與川普共同出席的儀式上宣佈,計畫擴大美國投資至1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增加3座晶圓廠、2座封裝廠與1個研發中心。
ING報告說,「該宣佈可能為台灣帶來足夠善意,而得以軟化或避免關稅」,報告補充,台積電的承諾「時常被川普政府標榜為關稅奏效的標誌」。
儘管如此,台灣仍是川普政府指控對美貿易失衡的15%國家之一,因此曝險於4月2日美國將公佈的對等關稅對象。ING指出,從2017年起,台灣對美貿易順差成長逾7倍,去年達6490億美元,主要是晶片在內的高科技硬體出口。
川普認為關稅是保護美國企業抵禦外國競爭的方式,但他也表示,一些晶片關稅將寬鬆實施。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科技分析師詹家鴻(Charlie Chan)報告說,台積電投資美國的行動「可能緩和投資人對關稅的疑慮;我們認為此舉可能使台灣避免全面被徵收川普總統1月底提到的半導體關稅」。
ING也指出,美國進口商難以找到台灣晶片的替代品,「這升高豁免的可能性」。
不過資誠(PwC Taiwan)合夥人張家健(Kent Chong)指出,台積電的投資承諾或許不會阻止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因為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相對較高。他說,「對等關稅是適用全世界的措施,特別是對那些美國有最大貿易逆差的國家」。
穆迪分析高級經濟學家安格利克(Stefan Angrick)也表示,台積電的投資或許有助於「緩解貿易限制的政治壓力」,但不能保證台灣將獲得「全面保護」,他說,美國最新的汽車關稅就是例證,「這些將衝擊所有外國車企,無論它們在美國投資多少」。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