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英國奢侈品牌巨頭Burberry。被踢出倫敦FTSE 100指數。(彭博)
「百年風衣王朝」市值大縮水 被踢出倫敦FTSE 100指數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國奢華品牌Burberry,其獨特設計美學與質感,百年來屹立不搖,為英倫精神的象徵代表。但近年似乎有股從繁華走下坡的味道。2024年時,Burberry想精簡成本,啟動一波大裁員,也因業績不佳,導致股票下跌、市值縮水了三分之一,9月時被「金融時報百種股價指數」(FTSE 100)剔除,連續15年的名列紀錄就此中斷了。
但才剛過半年,Burberry再度面臨財務壓力,再次宣布大裁員,預計這波裁減人數約達400人、佔總員工數4%,主要將集中在倫敦總部。
分析師指出,Burberry過度依賴中國、香港市場,該地區占全球收入約30-40%。因此,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加上Burberry於中國佈局失利,2024年第4季亞洲銷售下跌17%、全年僅增長3%,遠低於市場預期。
為重振Burberry往年輝煌,2024年7月新上任的執行長Joshua Schulman推出了「Burberry Forward」策略,試圖通過專注於核心產品(如風衣和圍巾),以及調整價格策略來穩定品牌營運。
2014年在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戰博物館舉行的一件英國軍方Burberry風衣。(路透)
見證世界大戰的戰壕風衣 奠定「英國驕傲」形象
Burberry風衣(Trench Coat)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紀末,由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所發明。他在1879年研發了Gabardine布料,這種防水、透氣且耐用的材質,徹底改變了戶外服裝。
百年來,Burberry共獲得4任皇室認證(Royal Warrants),最早來自1901年時期的愛德華七世(King Edward VII),以及1910年代的喬治五世與戰爭時期。近年則是1955年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與1989年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當時為威爾斯親王)。
據報導,Burberry的風衣讓愛德華七世情有獨鍾,常在狩獵和戶外活動中頻繁穿著,當時被授予成為「國王陛下的服裝供應商」。當時,愛德華七世常常將「Burberry」一字作為動詞使用,例如「我要去 Burberry 一下」(意指穿上風衣),顯示了該品牌在皇室中的影響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軍方委託Burberry為軍官設計軍服風衣,其設計中揉合了肩章、腰帶及金屬D環等具功能性的細節,被稱「The Trench Coat」,這件風衣也奠定了Burberry作為「英國驕傲」的形象。
據了解,這款軍方風衣的設計細節充滿功能性,從4個地方看出,包括「肩章」(Epaulettes)可用於展示軍階或懸掛手套,「D型環」可方便攜帶手榴彈等軍用品。「槍襟」(Gun Flap):提供額外保護,抵禦風雨。「暴雨盾」(Storm Shield):讓雨水順利流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款風衣從戰場走向民間。1920年代,Burberry風衣引入標誌性的格紋內裡,深獲各界人士喜愛,從探險家(首位登上南極的Roald Amundsen)到好萊塢明星,包括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在《北非諜影》裡的穿著。
另外,在1961年上映的美國愛情喜劇電影《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在電影末段穿著一襲風衣與男主角在雨中接吻的經典場景,再到20世紀末與英國超級名模凱特摩絲(Kate Moss)的合作,Burberry風衣成為跨領域、跨時代的經典。
業內人士指出,身為該品牌的核心產品,每件風衣的衣領縫製都需要專業裁縫近一年時間來掌握。另外,Burebrry還有一項店員不會主動說,也不是隨時都有、不是每間店有的特別的服務,就是為VIP客戶的Burberry風衣換上各種限量精緻的釦子,打造個人化的獨特風衣。
Burberry風衣在一戰前問世,英國皇室御用經典款。(擷取自中國社群平台)
位居一線奢侈品牌戰場 憑藉皇室認證和全球知名度
Burberry競爭對手同樣是一線奢侈品牌,包括法國的LVMH(旗下有Louis Vuitton、Dior等)、法國開雲集團Kering(Gucci母公司),法國Chanel和義大利Prada但它們的風格和焦點與Burberry有所不同。
Louis Vuitton(LV)以皮革製品和經典老花圖案聞名,強調法式奢華和高辨識度;Gucci則以大膽、前衛的設計吸引年輕消費者,走意大利時尚路線。相比之下,Burberry更注重英倫傳統與功能性,風格相對內斂。
在產品線上,LV和Gucci的包包相關產品具優勢,而Burberry的強項在於成衣,尤其是風衣。因此,在高端成衣和配飾市場上,與Chanel和Prada出現重疊競爭。
專家指出,LV和Gucci品牌溢價更強,Burberry則試圖通過調整定價(如增加中低價位入門產品)來拓寬客群,這可能使其在某些市場被視為「輕奢與高端之間」的品牌。
各家奢侈品牌在應對市場變化時,採取了不同策略。分析師指出,LVMH憑藉多元化的品牌組合,及強大的皮具產品線(如一系列包款),在中國市場保持相對穩健。LVMH注重高端客群的獨特性,並通過數位化行銷和實體店體驗提升品牌價值。
Kering集團旗下的Gucci,近年持續調整設計方向,成功重新吸引年輕消費者,同時減少對折扣渠道的依賴,提升品牌排他性。在中國市場所採取的策略,主要加強電商布局,並利用微信等平台強化銷售。
相比之下,Burberry試圖通過調漲包包價格30-40%,以進入更高階奢侈品市場,但其品牌定位不明確,既未完全吸引超高端客戶,也疏遠了原本的「入門級」奢侈品消費者。
Burberry面臨轉型困境,現今正站在十字路口上。(彭博)
面臨轉型困境 扭轉短版成「回歸繁華」的關鍵
Burberry創意總監Daniel Lee在2022年加入後,其新設計並未成功複製在Bottega Veneta時打造出的熱銷款效應,導致Burberry出現銷售疲軟。加上近年Burberry在中國佈局失利,凸顯其品牌策略的短板,現今正面臨轉型困境。反觀其一票競爭對手們正透過靈活定價和強勢品類保持優勢。
專家指出,中國是奢侈品消費的重要市場,Burberry曾試圖通過明星代言,以及在地化活動,如倫敦時裝週的地鐵合作吸引中國消費者。
但與LV和Gucci相比,Burberry的品牌吸引力在年輕消費者中稍顯疲軟,在創新競爭上,其競爭對手通過聯名和街頭風迅速年輕化,而Burberry試圖在傳統與潮流之間找到平衡。
分析師認為,面對LV和Gucci的強勢、Chanel的穩固地位以及新興市場的挑戰,Burberry需要進一步強化其核心產品(風衣、格紋)的辨識度,同時在皮具和年輕化領域尋求突破,以維持競爭優勢。
業內人士指出,風衣是Burberry的品牌根基,擁有無可取代的歷史價值與市場號召力,現今新任CEO將品牌定位「回歸傳統」,該策略能否奏效,值得持續關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