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大吃豆腐!剛果「1協議」虧43億被當盤子 怒揭「暗黑條款內幕」

2025/03/28 11:56

剛果與中國財團的1項新採礦協議引起剛果民間組織不滿。示意圖。(路透檔案照)剛果與中國財團的1項新採礦協議引起剛果民間組織不滿。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剛果與中國財團的1項新採礦協議引起剛果民間組織不滿,聲稱新協議對剛果超「虧」,根本沒有討到一點好處,披露光是2024年,剛果就因協議白白損失1.32億美元(約新台幣43億元),並曝光協議「不公平」地方。

法國廣播公司(RFI)報導,這項「世紀合約」最初於2008年在時任總統卡比拉(Joseph Kabila)簽署,該協議允許中國公司開採廣泛的銅和鈷礦,以換取基礎設施開發。

該協議於2024年初重新談判,旨在為剛果人帶來近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25億元)的額外利益。然而監督機構認為,新的條款未能糾正先前的不平衡現象。

剛果民間組織CNPAV聲稱,新採礦協議好處明顯偏向中國企業,光是2024年,就導致剛果白白損失1.32億美元,因此希望政府能重新談判,已達成更公平的協議。

CNPAV提出的主要擔憂之一,是基礎設施融資對銅價波動的依賴。根據修訂後的條款,剛果將在20年內的每1年,獲得3.2億美元(約新台幣106億元)用於道路基礎建設。

然而,只有銅價保持在每噸8000美元(約新26萬元)以上,才能保證這些款項正常支付,CNPAV警告,若銅價跌破每噸8000美元門檻,「國家得到的補貼就會減少,甚至得不到補貼」。

除此之外,即使銅價飆升至每噸1萬2000美元(約新39萬元),剛果方仍將只能獲得相同的3.2億美元,使該國無法充分受益於市場上漲。

對該協議的另1個批評在於其固定的支付結構,無論開採的礦物量有多少。CNPAV提出:「1家生產10萬噸銅的公司付了3.2億美元,而若生產了20萬噸或40萬噸的,還是支付了同樣的金額(3.2億美元),這怎麼能理解呢?」

CNPAV成員Baby Matabishi表示:「一切都取決於銅的價格。銅的價格波動性和不確定性,使我們不一定能保證一定拿的到3.2億美元的資金。」

CNPAV同時譴責了剛果政府持續給予中國企業免稅的政策,這導致剛果民主共和國每年損失至少1億美元(33億美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