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公布2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統計處提供)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公布2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零售、餐飲因春節落點不同,雙雙轉為負成長,結束連3個月正成長,零售業中的百貨公司2月營收衰退近2成,抑低零售業整體表現;批發業年增逾2成,由負轉正,主因是機械器具批發業因新興科技應用商機發酵挹注成長。
2月批發業營收1兆478億元,年增24.8%,主因農曆春節落點差異,工作天數較上年同月增加所致。
累計1至2月營收2兆1408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8.8%。其中機械器具批發業因新興科技應用商機發酵,年增21.2%,寫連14個月正成長。
2月零售業營收3556億元,年減3.8%,主因上年同月適逢春節旅遊購物的消費高峰,在比較基數偏高下,多數業別呈現負成長。
其中百貨公司、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量販店分別年減19.3%、21.6%、17%較為顯著;汽機車零售業則因工作天數較上年同月增加,年增20.6%。
對此,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綜合因素影響下,零售及批發1、2月表現沒有預期來得好,包括觀光逆差擴大、2月天氣濕冷減少來客潮,以及台中新光三越氣爆案衝擊百貨及餐飲客潮。
黃偉傑續說,今年春節橫跨1月及2月,理應今年受惠於春節假期,但實際上2月卻是呈現月減31.5%,可見台中新光三越氣爆案對百貨營收的衝擊遠大於想像。
累計1至2月零售業營收8015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1%,其中汽機車零售業因部分進口車及電動車交車數增加,年增1.9%。
另受惠年節採購需求,棒球賽事及各地春節活動吸引商圈人潮聚集,帶動便利商店、食品飲料及菸草零售業、藥品及化粧品零售業、超級市場及百貨公司分別年增3.7%、3.9%、6.2%、4.4%及2.1%;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則因國內精品銷售動能趨緩,年減2.8%。
2月餐飲業營收828億元,年減9.2%,主因農曆春節落點不同所致。
累計1至2月營收1885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1%,其中餐館及飲料店受惠假期的的集客效應,加上春節、情人節、228連假和棒球賽等熱門話題促銷活動,推升外食用餐及熱飲銷售業績,分別年增3.9%及4%。
外燴及團膳承包業亦因跨境旅遊需求持續活絡,推升航空餐點銷售擴增,年增8.4%。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