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承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要求「穩外貿」。(資料照,美聯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美中貿易戰陰霾籠罩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近日在福建開外貿企業座談會,承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要求「穩外貿」。然而,在中國社群平台不時有中國出口商吐苦水,有專家認為,美中角力背景下,北京的「穩外貿」不會有什麼效果。
中國總理李強3月18日至20日在福建視察,並主持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他在會上表示,當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並要求做好穩外貿工作。
美中貿易戰白熱化,外資持續撤離中國。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5年1至2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1712.1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7740億元),年增率下降20.4%。而在2024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60億元(約新台幣3.73兆元),年增率下降27.1%,已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今年美國兩度加關稅之後,中國出口商陷入困境。外媒指出,一名工廠老闆拍影片講述最近的接單情況,坦言「我們是代工廠,一直做美國客人的訂單。今年因為關稅的問題,之前每個月出貨兩萬件,現在直接就停止。因為之前加了10%(關稅),客人說要觀望,先把手上的貨全部暫停下來,不做。做好的貨也先放在工廠,等待他們通知。客人沒有說不出貨,只是說要減價,(美國新增加的)10%關稅,要怎麼來分攤?現在還在跟他們談判。」
這位老闆苦嘆,現在工廠都沒事做了,不知道後面的情況到底朝什麼方向發展,都在靜觀其變,不知道能不能經得起等這麼久,如果沒出貨就拿不到錢,工人的工資、工廠的費用都是開銷,就看還能維持多久。
中國外貿重鎮義烏,號稱能和世界上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做生意,養活許多打工者,現在情況不同了。一名中國網友表示,今年義烏人越來越少,本來農曆年後是返回義烏的高峰期。今年也有很多房子租不出去,路上冷清不少,比較火熱的職業就是代駕、滴滴、外賣小哥,工資少得可憐,月薪4000塊錢(約新台幣1.8萬元),扣掉房租和水電,還剩多少?「在義烏,你們說還有機會嗎?」
一名網友上個月亦稱,「工廠接了大量的外貿訂單,明天開始也準備把工廠搬到越南去了,會把一些生產線遷移到越南」。他說,現在國內的外貿關稅越來越高,有很多的工廠老闆已經在越南設廠。
為了吸引外商投資,中國當局近日宣布開放部分經濟政策,還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並頻繁接見外企高管。不過,有經濟學者認為,中國很難扭轉目前外資斷崖式衰退的趨勢。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日前表示,美中現在的矛盾已經不是簡單的經貿關係,更多是政治角力,是由於意識形態和社會經濟制度不同造成的矛盾,簡單的經濟政策沒辦法扭轉目前的情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