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幸福報告編輯德尼芙解釋,台灣人的共餐頻率較高,是台灣名次贏過日本、南韓與中國等亞洲其他地區的關鍵。(資料照)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3月20日是聯合國訂立的「國際幸福日」,聯合國資助的機構20日公布2025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台灣排名第27名稱霸東亞。牛津大學幸福研究中心主任兼2025年世界幸福報告編輯德尼芙(Jan-Emmanuel De Neve)解釋,台灣人的共餐頻率較高,是台灣名次贏過日本、南韓與中國等亞洲其他地區的關鍵。
「世界幸福報告」由聯合國永續發展網路、美國民調公司蓋洛普(Gallup)及牛津幸福研究中心合作發布,調查2022到2024年全球各地民眾的幸福感,147個國家和地區受訪民眾以0到10分評估生活滿意度,以及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社會支持度、健康預期壽命、自由度、慷慨程度與貪腐程度等。
德尼芙說:「今年的報告促使我們跳脫傳統的健康和財富等指標,事實證明,共餐和信任他人比我們想像中對幸福感的影響,更為明顯。」
根據蓋洛普的數據,報告發現,「與人共同用餐」對個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可與收入和失業的影響相當。那些經常與他人共餐的人,通常會報告「明顯更高」的生活滿意度。
值得注意的是,德尼芙表示:「台灣人回報的共餐次數非常高。他們每週7頓晚餐中,有5.5頓是與他人共餐的,而每週7頓午餐中,有4.7頓是與他人共餐的。總計每週14頓午晚餐中有10.1頓是與他人共餐的,這讓台灣在全球有樣本的142個國家中排名第8。」
相比之下,南亞和東亞其他地區的共餐次數相對較低。報告指出:「過去的研究發現,東亞國家中獨自用餐的現象日益普遍,尤其是在日本和南韓。這2個最常被提到的原因,是單身家庭數量的增加和人口老齡化。」此外,不同地區對調查項目的解讀差異也可能影響結果。
德尼芙進一步表示:「在當今社交孤立和政治兩極分化的時代,我們需要找到讓人們重新圍坐在餐桌前的方法,這對我們個人和集體的幸福都相當重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