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融時報:特斯拉財報 有14億美元不知去向?

2025/03/20 16:10

英媒報導,特斯拉似乎存在巨大會計漏洞。(彭博資料照)英媒報導,特斯拉似乎存在巨大會計漏洞。(彭博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馬斯克(Elon Musk)對政治熱衷的程度,導致特斯拉股價、銷量暴跌,現在英媒又爆出,特斯拉似乎存在巨大會計漏洞,對比資本支出和資產估值顯示,約有14億美元(約新台幣461億元)資金動向不明。

許多特斯拉的空頭和批評者,多年來一直質疑特斯拉的會計處理方式,但一直沒有取得太多進展。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先是點出,特斯拉明明手握37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元)現金,卻在去年發行了60億美元(約新台幣1980億)的新債。

目前特斯拉正在加大投資,特別是在AI基礎設施方面,該公司預計在未來幾年中,每年投入至少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629億元),旨在創造機器人、運算和電池領域機會。

但特斯拉在2024年下半年支出63億美元(約新台幣2078億元)購置土地與設備,公司的「廠房、設備與不動產」(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PPE )帳面價值卻僅增加49億美元,達到51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存在14億美元的落差,是1個巨大的漏洞。

一般來說,購置土地與設備的金額和PPE的帳面價值雖然不會完全相等,但差距也不會太巨大。舉例來說,通用汽車在過去3年的資本支出為300億美元(約新台幣9899億元),處分了140億美元(約新台幣4619億元),因此其PPE帳面價值增加了160億美元(約新台幣5279億元)、達到887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元)。

專業會計師Luzi Hail表示,由於財報只能看到這些項目的淨變動,而沒有完整的交易過程,例如他們也出售了部分PPE,而導致帳面價值減少,或者是因為併購案和外匯交易,讓支出和資產變動額不相符。

然而特斯拉並沒有在財報中揭露相關的資訊,如果金額不大或許還能說得過去,但可以導致14億美元消失的任何交易行為,應該要被公開才對。

至於是否有匯率問題,文章認為,這1差距也無法解釋。特斯拉在美國、中國和德國生產汽車,雖然歐元兌美元在2024年下半年確實走弱,但特斯拉5分之4的「長期資產」都在美國。

以上種種關鍵集合在一起,再加上這去向不明的14億美元,對投資人來說是值得注意的警訊。《金融時報》認為,特斯拉的帳務顯得有些異常,而此類異常可能是危險訊號,可能表示內部控制有點薄弱。

《Electrek》作者Fred Lambert表示,雖然擁有大量現金的公司舉債並不罕見,但在當前環境下,這並非理想的做法。

Fred Lambert也點評,要指控1家企業做假帳還是非常有風險的。但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指出特斯拉的會計行為不合法,這似乎是首次引起《金融時報》這樣的大型金融媒體關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