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許多外商科技大廠來台投資,對台灣來說也是無形的矽盾。(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國科會今(19日)召開第14次委員會議,經濟部代表指出,隨推動「全球研發創新夥伴計畫」、「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簡稱大A+),引進多個國際大廠在台設立研發中心,去年在台國際大廠研發投資金額達244億元,創史上新高,國科會認為這就是無形的矽盾。
國際大廠輝達(Nvidia)、超微(AMD)、美光等都來台設廠,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今在國科會第14次委員會議後記者會表示,經濟部於2015年起推動「全球研發創新夥伴計畫」,並於2020年配合政府四大中心政策「高科技研發中心」推動大A+計畫,引進許多國際大廠在台設立研發中心,已促成美光、輝達、超微、英飛凌、恩智浦、艾司摩爾、科林研發、應用材料、新思、益華等40家AI與半導體大廠,引進AI軟硬體、高頻寬記憶體、車用晶片、半導體設備、EDA軟體工具等關鍵技術來台,並與國內超過千家產業合作研發,且這些廠商設廠並未集中在雙北、新竹,認為可讓南北發展均衡,去年投資的金額更創下史上新高。
邱求慧表示,這些接受政府資金補助的國際大廠(年營業額達2百億以上),規定須先與國內大專院校合作培育外籍人才,並採逐年聘僱的方式讓外籍人才比例達5成,該規定是為避免本土其他企業招募困難;邱求慧指出,這些國際企業會和國內大專院校合作開設AI、半導體等課程,每年培育4千名以上科技人才,預計可帶動總體投資製造金額達5200億元,創造高薪工作機會6660人,他指出這些來台投資的外商每個月起新平均比現行高約1到2成。
另也因應國內少子化,也避免外商透過優渥薪資大獵本土企業人頭,邱求慧表示,也規定這些接受政府補助的外商企業不可挖角競業人才,目前這些外商引進的外籍人才,輝達通常多是美籍,美光則多為日籍。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台積電赴美設廠許多人都以為會降低台灣半導體競爭力,但台積電的客戶輝達等都來台設廠,意味台灣科技實力已擴充到全球,這些外國廠商來台設廠,讓台灣科技供應鏈在全球扮演的角色更加吃重,外國廠商向台灣在地廠商採購量已經超過50%,評估還會一直增加,認為這就是無形的矽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