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出一家疑有中國官方背景的中資企業,繞道來台承接銀行「信用卡核心系統」升級專案,引發國安危機疑慮。經濟部長郭智輝(左)18日在立法院答詢證實,已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開罰新台幣217萬元。(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陳政宇、吳欣恬/台北報導〕近期傳出一家疑有中國官方背景的中資企業「認和科技」,繞道新加坡來台承接國泰世華銀行「信用卡核心系統」升級專案,引發國安危機疑慮。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18)日證實,經調查該企業具中資背景,已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開罰新台幣217萬元,但仍暴露出現行金融監理制度的漏洞。
對此,國泰世華表示,為消除社會大眾的可能疑慮,經審慎評估後,已於2月24日依約通知認和科技提前終止契約關係,且本行迄今均未使用認和科技提供的系統。
另外,國泰世華強調,已委請中華資安國際就認和科技交付的原始碼進行檢測,該公司在3月14日出具報告顯示檢測結果確認:無可疑的後門、惡意網路連線、加密或混淆等內容,並無資訊外洩之虞。
立法院會今對卓榮泰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繼續質詢。林楚茵指出,近期一家表面註冊於新加坡的公司,實際由中國財政部屬下機構持股控制,企圖進入台灣信用卡核心技術領域;中資企業透過層層控股,試圖滲透台灣金融核心系統,影響信用卡與壽險產業等金融行業,恐成資安重大漏洞,並要求金管會、經濟部及數位部加強審查機制,防堵紅色供應鏈入侵,確保國家金融安全。
郭智輝表示,經調查證實該企業具中資背景,已依「兩岸條例」開罰217萬元,但仍暴露出台灣現行金融監理制度的漏洞。
不過,林楚茵質疑,台灣既然是科技大國,為何在關鍵金融系統上卻仰賴外資,甚至讓紅色供應鏈有機可乘?她建議數位部與金融機構協作,強化國內供應鏈發展,確保台灣可自製核心金融系統,減少對中資企業的依賴。
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回應,目前已要求金融業者針對資通安全加強監管,並對高風險供應商進行更嚴格的審查。未來將跨部會合作,盤點金融機構供應鏈,防止中資透過代理或收購方式滲透,確保台灣金融資安無虞。
林楚茵強調,資安即國安,金融監理不應有漏洞,政府應該加速建立更嚴格的供應鏈安全審查機制,以維護台灣金融體系的獨立與安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