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提振消費方案」被看衰 「沒人敢大膽消費」

2025/03/18 07:50

中國國務院16日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共30項措施以大力提振消費。(示意圖,彭博)中國國務院16日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共30項措施以大力提振消費。(示意圖,彭博)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國務院16日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從八方面提出共30項措施,以大力提振消費。然而,美媒指出,現實上各方壓力讓每個中國家庭都難以大膽消費,所謂的「政府決心」似乎更像一劑經濟的止痛針而已。經濟學者評論,此舉僅有短期刺激作用,效果有限。

中國國務院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包括要促進薪資收入合理成長、多措並舉穩住股市、持續用力推動房市止跌回穩、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等等。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八方面包含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與完善支持政策。

其中引人關注的是「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包括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另外,還要「促進生活服務消費」,並重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然而,中國官方一口氣提出30項具體措施提振消費,外界卻不看好。《自由亞洲電台》指出,外界注意到,中國的經濟成長乏力、消費疲軟,其更深層的原因與大量勞工階級收入不足和社會保障措施不完善有關。

相較於歐美疫情後的大手筆補貼,中國政府漸進式的政策調整或消費券發放模式,顯然對維持市場信心不利。在「老年人生氣勃勃、青年死氣沉沉」的現實中,醫療、教育、養老壓力讓每個中國家庭都難以大膽消費,所謂的「政府決心」似乎更像一劑經濟的止痛針而已。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也表示,北京官方希望藉助消費的拉動作用,使經濟重新進入增長軌道。但居民消費意願不足,在房地產市場低迷、失業率上升、收入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居民更傾向於儲蓄而非消費,單純的信貸刺激可能不會有效果。

他表示,官方措施短期內或有一定刺激作用,尤其是針對特定行業,如汽車、家電、文旅等領域。但消費恢復的持續性仍存疑。他說,沒有真正的結構性改革,就無法實現長期的消費驅動型增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