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2座橋梁就1座超過30年 全數檢測耗時逾80年

2025/03/17 11:38

行政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表示,會督促各橋梁主管機關針對U4等級橋梁盡速提出改受計畫。(記者徐義平攝)行政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表示,會督促各橋梁主管機關針對U4等級橋梁盡速提出改受計畫。(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全國「高齡」橋梁占比逾3成,相當於每3.2座就有1座是30年以上。根據統計,全國橋梁總數超過2.6萬座,其中超過8500座年齡已達30年,更有超過6500座年份不明,而行政院工程會每年抽查量能約300座,全部抽查需耗時超過80年,若僅查核30年以上的橋樑也要耗時超過20年。

行政院工程會今在立院執行業務報告,根據抽查結果,去年年底全國檢測等級達U4、須立即維修的橋梁有35座,其中32座由地方政府管理,3座則是中央部會管理。

工程會解釋,根據交通部運研所橋梁系統,橋梁檢測結果分為「U1」到「U4」的四個等級,其中民眾最擔憂的「U4」等級是指需要馬上派修,「U3」則代表一年內要派修。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質詢時點出,全國橋梁數量超過2.6萬座,其中近2.3萬座是車行橋梁,而根據彙整目前橋梁年齡30年以上的數量超過8500座,更有超過6500座年份不明。

檢測全國30年以上橋梁 需花費超過20年

但依照目前工程會每年抽查量能300座,每年檢測比率僅約1.1%,全部檢測完畢則要耗時逾80年,即便先行檢測30年以上的橋梁也要花費超過20年。

因此,李昆澤希望工程會能夠依照橋梁風險程度、交通流量等建立分級查核機制,甚至進一步運用空拍機、影像數據提高預警準確度,並希望短時間內能建立大數據資料庫。

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則表示,會督促各橋梁主管機關針對U4等級橋梁盡速提出改受計畫。

民進黨立委何欣純指出,工程會檢測出32處地方管理的U4等級的橋梁,有13座在台中市,希望工程會能督促地方政府盡早提出改善計畫,至於,公共工程推動低碳,則建議可以採取原物料在地採購,以木材為例,每公噸木材從亞洲運到台灣,碳足跡約18克,從紐澳運來則約50克,若從中、南美洲運來則約105克,倘若能夠適時運用台灣的人造林,將更有效減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