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科技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右3)認為,台積電赴美設廠不是掏空台灣,而是協助民主國家供應鏈共同成長,台積電不會變成「美積電」,強調半導體技術「根留台灣」原則不變。(國科會提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半導體曾有怨言,直到台積電宣布赴美投資增加到1千億美元,雖國內部分聲音質疑此舉「掏空台灣」等,行政院科技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12日)重申,台積電不會變「美積電」,該公司保有的營業祕密連政府都不知,但有共識為「台灣先量產再出國」,要協助民主夥伴國家共享成長果實,也增進台灣安全。
吳誠文今在國科會2024年科學園區營運報告中受訪指出,台積電先進製程量產,從研發到製造,其中需多關鍵技術,只掌握在其手中,連政府都不知道相關的營業秘密,台積電客戶也不知,也因此很難用製程技術(2奈米、1.4奈米)來切割台積電赴海外投資。
「根留台灣原則絕對沒有改變!」吳誠文強調,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保證,其研發到第一個量產的工廠,一定是在台灣,先進晶圓製造在國內成功後,才會擴散到全世界其他基地。
而在國內則會積極協助台積電設廠,吳誠文說,台灣資源有限,需非常多配套,如人力、水電等,才能滿足台積電設廠需求,其中前瞻製程需求最嚴苛,此外,國科會科學園區還會評估並搭配地方政府,協助生活機能、子女教育、醫療、環境、古蹟文化、交通與社區參與等共同努力,但仍會有飽和點,屆時老舊廠房再更新,形成循環。
同時,半導體發展將朝向均衡台灣,吳誠文細數,新竹寶山二期園區的台積電2奈米廠市場非常好,預計今年量產;高雄楠梓科學園區也預計有台積電廠在下半年走入量產,嘉義、台南也有其先進封裝廠,至於未來1.4奈米則由台積電規劃中,但中部科學園區台中擴大二期較接近其需求,漸漸讓台灣北中南都有,形成真正的「矽島」,讓各地享受「護國神山」帶來的經濟繁榮。
吳誠文也分析,AI產業發展,對半導體的需求目前「看不到止盡」,台灣需掌握寶貴機會,不斷提升能力,另指出,台灣半導體有全球市場、大客戶的督促,台積電才更往前走,因此台灣不可能自己決定技術走向,跟全球合作才會進步,帶來正反饋,也更有力量協助民主供應鏈的合作國家,共享相同成長。
另外不只半導體,吳誠文指出,針對AI未來,美國也發展算力建置、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高速運算設備等,同樣連結到台灣伺服器製造產業,未來電子大廠也將陸續宣布赴美投資,重申產業出國不是掏空台灣,而是延伸國際,助國際客戶成長,對台灣有利,安全也是更大保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