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週一(10日)大跳水,創川普1月20日上任以來「最慘1天」。(彭博)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9日表示,美國經濟可能正經歷「過渡期」,不排除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美股週一(10日)大跳水,創川普1月20日上任以來「最慘1天」,對此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發布最新報告,列出導致本次市場大幅波動的10大主因。
美國股市迎「黑色星期一」,週一4大指數全面重挫,其中那斯達克指數狂瀉4%,創下2022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暴跌4.85%。
《華爾街日報》報導,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發布最新報告,列出導致本次市場大幅波動10大主因,其中包括經濟衰退憂慮、關稅問題與技術面疲弱等因素。
1. 經濟成長擔憂(Growth Concerns):近期非農就業報告與ISM製造業指數低迷,加劇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2.關稅政策與AI泡沫降溫(Tariff Fatigue & AI Repricing):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令投資者感到疲憊,而人工智慧(AI)題材經過去年狂熱後,開始遭遇重新評估。
3. 全球市場複雜性(Global Complexity):德、法國債券殖利率創新高;中國市場表現強勁,阿里巴巴、京東等公司股價上揚。
4. 技術面疲弱(Technicals Weak):標普500指數跌破200日移動均線,大部分龍頭科技股進入技術性超賣區間。
5. 系統性拋售(Systematic Supply):趨勢跟蹤基金(CTAs)過去一週拋售近600億美元的美股部位,其中約300億美元與標普500相關。
6. 槓桿部位過高(Positioning Elevated):對沖基金的槓桿比率達到過去1年最高點,增加市場脆弱性。
7. 市場流動性枯竭(Liquidity Challenges):市場流動性降至新低,影響交易穩定性。
8. 長期投資者降低風險敞口(Long-Only Risk Reduction):長期投資者資金從醫療、公用事業與半導體等相對強勢產業撤離。
9. 消費者信心下降(Consumer Woes):零售與郵輪產業遭遇困境,Abercrombie & Fitch、Foot Locker、維多利亞的秘密等零售商都陷入困境。
10.季節性因素不利(Poor Seasonality):歷史數據顯示,市場可能要等到 3月14日 才有機會出現明顯反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