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北京積極介入 加勒比海恐淪「中國湖」

2025/03/10 07:22

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在拉美及加勒比海的政經影響力。(美聯社資料照)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在拉美及加勒比海的政經影響力。(美聯社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專家指出,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倡議,在拉美及加勒比海的政經影響力上升,北京還積極參與加勒比海地區和中美洲事務,部分原因是為了說服各國與台灣斷交。一位外交政策專家直言,北京想把加勒比海變成中國的湖泊,川普政府大刪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 的經費,恐削弱美國在加勒比的影響力,形同送北京「大禮」。

《新聞週刊》9日報導,近年來,中國與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貿易和投資迅速成長。根據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數據,中國與加勒比海地區的貿易額,從2002年的10億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80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額為61億美元,進口額為19億美元。

外交委員會核實中國主要投資項目,包括投資 30 億美元在距離美國本土僅 55 英里的大巴哈馬島開發深水港,以及投資 6 億美元改善多明尼加的電網。另外,中國在牙買加資助價值 21 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在蘇利南也投資 7.73 億美元。

截至2022年,已有10個加勒比國家簽署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許多反對者譴責一帶一路是中國為獲取政治影響力的特洛伊木馬。

哈德遜研究所智庫高級研究員約翰·李(John Lee)指出,中國在加勒比地區和拉丁美洲的影響力,對美國構成「三重」威脅。首先,當地對中國經濟、金融和技術的依賴性增加,為北京提供影響地緣政治決策甚至小國國內政治的機會;其次,中國尋求重新定義和改變各國開展商業和貿易時使用的規則和標準,使其對自己有利。

第三,北京利用中國在國外開發和運營港口來蒐集重要的軍事和經濟情報,以幫助中國與美國進行地緣政治競爭。

倫敦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拉丁美洲問題專家薩巴蒂尼(Christopher Sabatini)還指出,中國密切參與加勒比海地區和中美洲事務,部分是為了說服各國與台灣斷絕關係。薩巴蒂尼說,「如果你看看最近一連串的外交舉措之前,承認台灣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都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無論在經濟還是外交層面,這顯然是他們(北京)的目標,」。

薩巴蒂尼表示,中國的長期戰略,就是拉攏各國在多邊組織中支持它。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專門研究拉丁美洲與中國關係教授艾利斯也表達類似的觀點,他稱,全世界12個承認台灣而非中國的國家中,有5個國家位於加勒比海地區,而消除台灣的國際合法性對習近平來說日益重要。

香港長江和記實業公司同意將其在巴拿馬運河主要港口運營商的權益,出售給貝萊德等公司,圖為巴爾博亞港的景色。(路透)香港長江和記實業公司同意將其在巴拿馬運河主要港口運營商的權益,出售給貝萊德等公司,圖為巴爾博亞港的景色。(路透)

此外,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巴拿馬運河週邊的影響力顯著增強,運河入口附近的五個港口中有兩個由香港公司營運。此舉激怒了川普,他誓言拿回巴拿馬運河。

目前川普已取得一場勝利,總部位於香港、擁有巴拿馬運河兩座港口的長江和記實業宣布,已以228億美元的價格將這些港口出售給由美國貝萊德支持的財團。

不過,川普政府大幅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人員編制,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馬斯克表示將徹底關閉該機構。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稱,前總統拜登要求美國國際開發署在2025會計年度向加勒比地區和拉丁美洲提供22億美元的援助,這筆資金若被削減可能會嚴重影響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薩巴蒂尼說,此舉將削弱美國在加勒比地區和中美洲的影響力,從而使中國等競爭對手受益。現在,那些接受資金的非政府組織都不會突然擁抱中國,但削減資金確實送中國一份大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